素描的故事

大多数人,对素描的认识,往往都停留在第一印象,即一幅单色的画。对素描的第二层认识,便是徐悲鸿的主张,“素描是一切绘画之基础”。经过多年的教育界多年地努力,没人再去关注素描的来历。也不知道为什么,教科书总是这样,喜欢删减有趣的过程,然后将内容简化到索然无味的“纯知识”这一地步。不过话说回来,生活的趣味往往来自亲历亲为。自己挖出来的知识才觉得有趣。一旦写进教科书,或许那些有趣的东西也就变成了考题的一部分。

容我我在这里虚构一个故事,猜测一下“素描”这个词的来历吧。先假设,素描这个词翻译自英文单词sketch(学问有限,具体这个单词在西方世界如何演变没有细究)。

清末时期,政府迫于压力终于打开国门,有志之士飘扬过海,学习西方的先进知识。史称,第二次西学东进。艺术方面更是文化进步的先驱。尤其是外国人的写实油画作品,精细传神,令人震撼。于是,我们的前辈们开始向外国人学习绘画。

在学画的过程中,首先就要学“德先生”和“赛先生”,democracy & science,即“民主”和“科学”。民主就不说了,科学,你说这么深奥的东西怎么学?只有通过画草图来学习啊。直到用铅笔科学地表现出“透视”、“光影”、“解剖学”等先进理论,才算学成。

画过素描的人都知道,把那些理论融入画面有多难。人体素描就更是不得了。想想,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写生,“画裸体”在社会上会引起怎样的轰动。画好了,学会了。那么,下一步就该学印象派,去掌握关于光的色彩理论知识了。

我们都知道,外派学习,无论放在什么时候,都是一定要向领导汇报学习内容的。碰到懂行的领导还好说,但在逐级上报过程中,总有外行人吧。所以,在学习报告中就存在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怎么给领导解释,几年过去了,花了大巴银子,我们却只学了西方人称作sketch的草稿。如果直说,领导不给经费是小,误国是大啊!”于是,这些留学生就不得不给sketch换一个高端的中文名词。这一找不要紧,直接就找到了《论语》上。子曰:“绘事后素”。在当时“绘事后素”就是常识,《周礼·考工记》:“凡画缋之事,后素功”。绘与缋,同音同义,孔子的引用更加概括。

我们都知道,往往第一个翻译外国著作的人,便会拥有命名权。且拥有命名权的人,往往也都是有学之士。即使翻译的不好,那也是权威,后来的人也只能按照他的翻译来使用。例如,在大陆叫“程序”的program,在港澳台就用“程式”。何况“素描”这个可以引经据典的词,谁敢说不好?于是,经过前辈们的不断努力下,西画的绘制过程变得不再神秘,“素描”这个词也遍叫开了。

好了,关于“素描”故事就编到这里。

在我把精力投入到素描的这段期间里,看了几本国外的素描书,如《素描的诀窍》、《向大师学绘画素描基础》、《伯里曼人体》等。看国外的书时,就会很让人困惑。有一种很明显的感觉,这哪是课堂上教的“素描”啊?分明就是草稿。但谁又能说草稿不重要?不是基础?据说《红楼梦》的后40回,也是根据曹雪芹的遗稿才补完。《兰亭序》、《祭侄稿》是草稿。比尔盖茨用3080万美元买下的《达芬奇手稿》,充分说明“草稿”很重要。“草稿”有草稿的优势,可以精美,可以简约,可以随意,可以谨慎,具有目的性明确,辅助性大,速度快等特点。

我们再来看看“sketch”在朗文英英词典中的解释,“a simple, quickly made drawing that does not show much detail”。碰巧这些单词我都认识,那就翻译一下,“一种简单、快速地画那些不需要展现太多细节的画。”

无独有偶,有一次翻看闲书。读了些李叔同、丰子恺推动美术教育的文章,才大概有了上面那个故事。毕竟,李叔同是中国第一个开创裸体写生的美术教育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创始人。在西学东渐的岁月里,科学,也就是“赛先生”借着“素描”、“色彩”两门课,改变了当时的美术界、教育界。

时代在不停地前进,那些推动美术发展的人渐渐藏在“素描”的背后。当模模糊糊意识到素描是什么时,反而又觉得一切都没那么重要了。中国能有今天,“五四”那一代人,功不可没。生活在和平年代,幸运如我的人,只有动笔去画,才能一点一点的消化那些画论,收到他们留下的遗产,逐渐发现隐藏在“素描”这个名词下的宝藏。

说了这么多,什么是素描?我认为,素描就是草稿,是一种蕴含着“科学精神”被引入国内的绘画技巧。我想一定会有人问,画素描能带来什么?科学。不信的话请立刻拿起画笔,尝试描绘你眼前的任何物体。相信你的画一定足以证明,留在纸上的形状,不是你的真实所见,而是大脑给出的假象。我想,这一点足以使你重新认识苏格拉底的名言:“我知道我不知道”。剩下的,就由你自己去发现。

那为什么大脑会“欺骗”我们呢?我只能说,这属于心理学,有关认知方面的范畴,如果需要记得留言,我可以推荐相关书籍。

你可能感兴趣的:(素描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