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青山绿水永不相见好了

那就青山绿水永不相见好了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我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还是很强的。每次到了一个新地方,我总会尽力去熟悉它,只需三四天,我就会觉得我在这个地方好像已经生活了好几年。

          这有点随遇而安的味道。

          但这只是对地方来说,并不包括人。但新的环境里也相应地包括了新的人、新的人际关系,而跟人打交道是我最不擅长并且可以说是厌恶的事。我不喜欢人群,更害怕在人多的地方溜达。我的原则是:能不出门就不出门;若要出门,选个人少的时候出门。每次出门,我都会在那扇门前徘徊很久。虽然结果不变,但总觉得如果缺少了出门前踌躇的动作,会很没有安全感。

            我想我这种害怕与外界接触,害怕人群的心理很大程度与我父亲有关。

那就青山绿水永不相见好了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以前住过围龙屋,小型的,只有半圆,还是一层的那种。按理说在这种邻居很多,邻里间交流方便的环境中,我应该是那种很活泼,善于同人打交道的孩子,但我不是。我搬到那个地方的第一天,街坊邻里就很热情地迎接我们,带着花生水果,来我家喝茶唠嗑,一切都很和谐融洽。可是第二天,我父亲就把大门关上了,在那个地方,除了人不在家,是不会把门关上的。我也很不理解,大家都没有关门的习惯,为什么我们就要关门?反正据我父亲的说法,是怕街上的流浪汉突然跑到家里,还有就是防止有人顺手牵羊,趁人不注意,把家里的东西给拿走了。我一直觉得他有被迫害妄想症,总是觉得外面的人都是坏人,总是防这防那,反正在他的这种思想下,我与外界的接触是很少的。

那就青山绿水永不相见好了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我们搬过几次家,无论邻居表现得多热情,他照样会经常紧闭家门。而他关门的同时也切断了我对外界的幻想,阻隔了与人群的联系。我变得越来越孤僻,越来越怕人群,怕与人交流。我真的是很想很想,很想推开那扇门,自信地走出去,自信地迎接别人的眼光,而不要总是惧怕与人对视。

                  在我以往所受到的教育中,与人为善是很重要的一点。即使不喜欢陌生人,但我总会给予他们我最大的善意。因而总会有人觉得我应该是个很好相处的人。但其实不是,而我这种善意也维持不了多久,过不了几天,我就会恢复不喜欢和人相处的本性。我会尽量躲着他们,就连路上见到打个招呼都会让我感到很难受,我希望他们看不见我,或者干脆装作没看到我,这会让我好受很多。虽然会经常被说成很没有人情味,喜新厌旧,但这样至少令我快乐很多。

                    每到一个新环境,就不可避免地要重新认识一些人。但是与人的交往中,我不是觉得别人无趣就是害怕别人觉得我无趣,而我既忍受不了别人的无趣,也不愿费劲心思使自己变得有趣。

那就青山绿水永不相见好了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以前总是有很多人跳出来跟我说你个性太强,不够合群,这样不行,总是想方设法地要磨平我的棱角。但我宁可保持着生人勿近的样子,也不愿放下身段,做一些表面上为了合群而实际无意义的事。我也受够了为了合群而谨小慎微,唯唯诺诺的样子了。曾经也是很想要有陪伴,很怕一个人做任何事。我吃饭速度挺快的,有次为了与一个女生一起去教室,就放慢速度,与她同步,结果她说:“你吃饭太慢了,呆会吃完我就先走了。”

                      这是一次很失败的附和,拼命想追上人家的步伐,求个人同行,结果人家说你别跟我了,我的频率你是跟不上的。

 

那就青山绿水永不相见好了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我花了很长的时间才开始慢慢地接受孤独。我不再装模作样地拥有很多朋友,而是回到我的孤独中,以自我为中心开始生活,不再为了合群而去吃我不想吃的东西,不再参加一些无意义的活动。即使有时候真的觉得很孤独,难以忍受,但我宁愿以这样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自尊,也不愿以耻辱为代价去换取表面的合群。

                  新的环境新的生活并没有让我觉得兴奋,倒是觉得很无措。虽然不是所有人都友善,但在心里默念十几遍“道不同不相为谋”,那这篇也就翻过去了,转身或许就能遇到真正志同道合的人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那就青山绿水永不相见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