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自然生发的力量

共生——自然生发的力量_第1张图片

昨天的工作坊听到亚历山大老师讲三元社区中组织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单元对应:Thinking,Feelling,Willing,每个部分应当是基于各自应当承担功能的一种存在,相对独立,同时互相影响,但是不存在一个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与人体组织中大脑神经系统,心脏血液循环系统,四肢感官系统对应。极其挑战我们传统的认知模式。但细思个体生命和组织生命体,的确如此。极端的例子,如植物人,Thinking能力完全丧失,但是感官和血液循环体系依然存在,依然可以有一些条件反射的功能。组织生命体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无领导组织的存在。

共生——自然生发的力量_第2张图片

昨天在领受这些时,突然感觉之前社区开展的共生还是在传统模式的一个框架体系下运转,我们似乎总愿意把组织交给某一两个权威或几个人构成的所谓权威,然后用一种膜拜或被动服从去追随。而这一两个或者几个人就构成了组织Boss或Boss团。全球的政府都是这样的结构,迄今在我的认知范围也没有看到有这样结构的组织的存在。但是这的确是一种理想的组织结构或者是社会结构模型,是一种真正的生态结构。像奥托在《U型变革》中提到,要解决全球性的人际鸿沟,自然鸿沟和社会鸿沟,就必须跨出每个人的系统边界,去尝试开放,接纳,与不同的个体、群体和组织建立恰当的链接,基于各自需求的满足,但是不彼此干扰和破坏。而这里最重要的基础是观察,找到真正的问题。所以聆听成为U中的重要工具,不是聆听别人,而是听到自己内在的声音。

共生——自然生发的力量_第3张图片

所以,真正的共生是建立在个体——人的基础上的,在组织不同的功能承载体中,把独立的"我"变成"我们",探究个体需求与群体需求在一定时空条件下的可接受的满足。这也要求每个个体能够放弃对于组织或环境完美的要求,而回到自己最核心的诉求点的满足。与个体修身结合,中华传统文化儒释道的核心部分都是节制和自律。这也是德鲁克先生毕生的宏愿:"推动一个尚可接受的社会的实现"。

共生——自然生发的力量_第4张图片

无论这样的模式是否能够在当下的南山呈现,但恰当的时间,恰当的人的出现,为这个模式的构建提供了最好的契机。如同亚历山大老师说的:这是一个挑战,但同时也是一个机会。去不去是一种选择,做不做是一种态度。

共生——自然生发的力量_第5张图片

与众筹异曲同工的是,从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性出发,探寻用纯粹的发心,恰当的制度设计,实现自组织去中心化的商业结构模式。

如果说众筹是一种新商业文明的探索,让个体和组织回归价值本源,三元组织或三元社区推动的或许是乌托邦式的新社会文明的呈现。中国古圣老子《道德经》描述的状态:"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至治之极,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我们所寻觅的,从来就在那里,只是你想不想要,只是你相不相信,如此而已!

共生——自然生发的力量_第6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共生——自然生发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