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卷有益2016·发展心理学 | 2016.7.6(全书结束)

第十五章 发展的背景

人的成长无疑是一个和外界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环境到底包涵了一些什么?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讲其分为微系统,中系统,外系统,宏观系统和时间系统5个层次。

微系统:直接环境,包括家庭,学校,同龄群体
中系统:直接环境之间的联系,例如一个孩子的“家和学校”之间的互动
外系统:间接发生影响的外部环境条件,例如父母的工作场所
宏观系统:较大的文化背景
时间系统:环境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方式

--摘自《维基百科》

根据教养方式的两个维度,父母的“接纳/反应”和“命令/控制”,将教养方式分成四种。

高命令-高接纳:权威型
高命令-低接纳:专制型
低命令-高接纳:放任型
低命令-低接纳:不作为型

根据鲍姆林德1967和1971年的研究结果,她发现,权威型教养方式的孩子发展得最好。他们有较高的自尊,非常好的社交技能,较强的道德和亲社会关注,以及较高的学业成就。

权威型父母的典型行为是,提出合理要求,并解释理由。倾听孩子的要求,并做出适当反应,征求孩子对家庭事务的想法。这些做法培养了孩子自主能力、成就动机和自尊,并且因为父母的支持,孩子可以勇敢地进行探索,从而发展出完善的自我同一性。

到了青少年时期,同伴的影响日益重要起来,青少年通过和同伴的互动,发展自我同一性,发展社交技能,并且为发展亲密关系奠定基础。给同伴忽视和拒绝的孩子都不利于他们的成长,尤其是被拒绝的孩子,他们更可能在成长的道路上出轨,出现反社会行为和其他严重的个人问题。

学校作为个体成长中的微观环境,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么是哪些因素影响了学校教育的有效性?(研究群体主要来自美国,供参考)

1、学生主体的构成:以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组成主体的学校,学习成绩最差。另外,如果学校的学生总体是成就动机强,智力高的,那就会对里面的任何一个单独的学生个体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学校教学氛围:教师能够积极地支持学生的需求,对学生提供鼓励的学校,有效性更高。
3、学校学术氛围:重视学业,设置有挑战性的适应学生的课程,有效的班级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执行,不使用体罚、送校长室、请家长方式处理问题,教师之间积极进行团队合作。

哪些是家长择校时很容易受到影响,但是实际没什么作用的因素呢?

1、财力:学校简单地投入资金并不能提高有效性。
2、规模:学校的规模和班级的人数,小班教育并不一定等于优质教育,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的有效性更多受到班级人数的影响。
3、分班:分班不是关键,关键是要给不同的群体设计富有挑战性的课程。分班最恶劣的影响是对那些被分在慢班中的孩子,“不是笨孩子被安排在慢进度组或低能力组......因为被安排在慢进度组或低能力组才使孩子变笨。”在被打上“笨蛋”的烙印后,他们的人格和自我受到长期的伤害。

单纯来看,电视和电脑只是一种工具,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取决于如何使用。如果社会和家长共同在如何控制使用中投注精力,电视和电脑是可以对孩子的成长起到积极作用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开卷有益2016·发展心理学 | 2016.7.6(全书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