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年8:说说皖南人的取暖神器--火桶,藏着我们对故乡最暖的记忆。

简年8:说说皖南人的取暖神器--火桶,藏着我们对故乡最暖的记忆。_第1张图片
火桶,皖南地区盛行

火桶,圆形中空,若干根弧形木板围成,用铁环或者木蔑圈在一起,跟凳子差不多高。里面放入火钵一般是陶制的盆,盆里多是木炭掩埋在用大锅灶烧完饭的灶灰,再隔上铁制的隔热盖,大小依火桶大小定制的,上面再放置一块木板,人坐在上面,再搭上一件盖腿的布,热意四起。吃饭,看电视,打麻将,写作业等等,无论冬天多么寒冷,脚下暖烘烘的,不亦乐乎。

简年8:说说皖南人的取暖神器--火桶,藏着我们对故乡最暖的记忆。_第2张图片
火钵,皖南山区多柴火灶,烧完饭以后,多余的炭火装入钵内,再放入几块木炭

简年8:说说皖南人的取暖神器--火桶,藏着我们对故乡最暖的记忆。_第3张图片
火球

这个是一人用的,记得小时候的冬天,总是滴水成冰。大冬天的早晨,同学们大多提着一个小火球去上学,那时候的条件没现在这么好,多是妈妈用棉布做的冬鞋。舒服但保暖功能差,趁着每个课间,脱下鞋把冻的又硬又冷的脚搁上面换回温暖的感觉。木炭如果燃烧不充分的话,充当吹火工具的是掏出笔芯的圆珠笔,一明一暗之间,驱逐空间中的冰意。

皖南山区女儿出嫁的时候,母亲都会准备这样的嫁妆。小火球里面,放着染的红彤彤的鸡蛋,花生,桂圆。寄托着母亲对女儿最真诚的祝福,也希望新人日后的日子红红火火。

简年8:说说皖南人的取暖神器--火桶,藏着我们对故乡最暖的记忆。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简年8:说说皖南人的取暖神器--火桶,藏着我们对故乡最暖的记忆。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加上靠背,可供两人或者多人使用。家庭聚会的时候,八仙桌四周围着火桶,屋外即使下着雪,火桶隔绝了冬天的寒意,一顿饭吃上半天或者打上半天麻将,也是通体温暖。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因为课业繁重,经常一个人孤独地写作业到深夜。温暖陪伴我的是这个火桶,有时候趁着炭火正热烈的时候,埋进红薯或者蒜瓣,就可以吃现成的烤红薯或者烤蒜瓣了。

后来离开家乡去省城读书又在外地工作,电火桶或者空调替代了取暖功能。

但都无法取代火桶在我心目中的位置。

在火桶里,我和母亲一起窝在一个火桶里,帮母亲绕过无数回毛线。

我记得母亲在火桶里一针一线地纳些鞋底,为一家人做够来年的棉单鞋和棉冬鞋。

它也陪伴过温习过无数的功课。

又怎么能忘。

无论我走多远,它都是我对于家乡冬天最深情的回忆,因有温度而绵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简年8:说说皖南人的取暖神器--火桶,藏着我们对故乡最暖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