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笔记】人本主义心理咨询师手册

【课程笔记】人本主义心理咨询师手册_第1张图片
罗杰斯
罗杰斯“来访者中心治疗”

1942年罗杰斯在他的专著《心理治疗》中第一次提出“非指导性治疗”

存在主义与人本主义的区别:

  • 存在主义的四大命题:无意义、孤独、死亡、存在。它从这些视角去体验人的感受。
  • 人本主义是从人的潜能这些方面给大家去提供一些自我成长的氛围。

罗杰斯有一个最基本的观点——自我成长,他认为:

人有一种保护自己心理健康和寻求心理健康的自然驱动力。

罗杰斯首次将咨询者由患者改为来访者,这是观念和关系的改变。

基本假设
人格发展建设改变的充分必要条件:
1、治疗师和来访者的心理接触。
2、来访者失调状态。
3、治疗师人格的和谐整合性。
4、治疗师对来访者的无条件积极关注。
5、治疗师对来访者所说的内部参照框架有一个共情理解。
6、来访者对关系的知觉。

基本治疗假设:
1、普遍性。
2、对任何想促进建设性人格改变的治疗方法都是前提条件。
3、治疗中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出现。安全、羞耻、创伤
4、针对治疗师的三、四、五调要求,要求的不是专业知识,而是经验。
5、治疗中不要求对来访者进行准确的心理诊断。
6、治疗技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一治疗技术能够达到上述第一条的要求。

核心理念:我们和来访者建立一个很好的关系,在关系的基础上再把一些技术技能迁移到互动当中去,感觉就像是涓涓细流不知不觉渗透到我们内心当中去。

听起来很美是吗?其实人本主义不光是一种治疗的流派和理念,更是一种做人的方式。

人本主义治疗关系的特征:
1、以来访者为中心。

罗杰斯强调,在心理治疗过程中,咨询师要毫无保留的接受来访者,要给与来访者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完全接受来访者的是非标准和价值判断,因为这是使得来访者自我接受最为重要的第一步。

在谈话的过程中,每一个阶段要讨论什么问题应由来来访者决定,而不是治疗师决定。治疗师要设法达到与来访者共情,要能够体验到来访者的感受且进行回应,治疗师要做到真诚和坦率,要放下专家的架子,不要做主观的解释,也不要解决办法或建议。

治疗要起作用完全是依赖于来访者自身,咨询过程中如果来访者一脸茫然、有情绪或者拒绝,那么我们给的这些东西就是无效的。

来访者并不是一个被技术施加于上的惰性物体,是有主观能动性、是一些复杂因果事件中的能动力量。

相信来访者一直都有改变的 内在资源。土豆芽是如何在恶劣的环境下生长出来的?是怎样长到现在这样一个状态的?我们作为一个学习者跟来访者去学习他这样一个生命历程,去感受他那样一个过程的时候就会得到很多东西,我们给的就是这样一种支持与帮助。

咨询前的10~15分钟跟来访者讨论一下在这个治疗的过程中来访者的一些感受,对我们的一些反馈,这样能更好促进我们之间建立关系。

来访者也会感受到你能不能接住,感知到你接不住的话也不会跟你反馈真实体验的。

2、对来访者的信任。通过人本疗法的四大原则去阐述。
来访者由于自我经验和自我概念之间的不一致导致了焦虑,这种焦虑让来访者难以忍受,于是选择来心理治疗,我这时候我们的治疗是更容易成功的。焦虑过高或过低都是不利的。没有焦虑就不用来做心理治疗,因此这需要来访者主动寻求帮助。

来访者角色:

  • 自我异化。
  • 中等焦虑。
  • 主动求助。
  • 承担责任。

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的三大原则:

  • 人是可以主宰自己的行动的。
  • 人本是帮助来访者发现他们生命的意义。发现目的、体会情绪的意义。
  • 关于潜能。
    我们能帮助来访者发现他们生命的潜能,他们真正想做的自己,我们真实就帮助他们成为一个更健康的人。
    最个人化的东西就是最普遍的东西。我们每个人最个人化、最独一无二的东西如果得到分享或表达,就可以深入他人的内心世界,也会成为他人接纳的一部分。

3、一种温暖的完全接纳的关系(无条件积极接纳)。
4、站在来访者的内在世界去体会(共情)。
5、咨询师以真实的自我与来访者接触(一致性)
6、完全地在场。

电影《丹麦女孩》很好的阐释了人本心理治疗的三大原则。

存在主义和精神医学大师欧文亚隆,在84岁还写了三本小说,他接纳了身体衰老的事实,迸发了生命的创造力,他是团体治疗的开创者。

人本是一个非常开放的心理学流派,佛、灵性、团体智慧……似乎都有点相关。

治疗关系的四大要素:

1、一种温暖而完全接纳的关系(即无条件积极关注)

罗杰斯认为,如果治疗师对来访者经验中的每个部分都视为来访者自身的一部分而接纳,那么他就正经历着无条件接纳。也就是说,来访者表现出来的消极的、坏的、痛苦的、恐惧的、防御的、病态的情感,以及好的、积极的、成熟的、自信的、社会性的情感,对他们前后矛盾、前后一致的方面都要给与充分的接纳。

安全、同在
来访者在这样的氛围中可以自由的探索和完全的做自己。
咨询师是不是只是想听到这样一个故事,而不是关注这个人。

一个人本治疗师在治疗过程中的面部表情比其他咨询师所有的还要多,他要将所有的注意力都聚焦在此时此刻,眼神、体态、表情、声调等这些非语言方式来表达我们的关注、我们的意图。

2、共情

  • 设身处地、感同身受
  • 共情的重点是感受,而不是概念化的认识。
  • 共情并不是与当事人认同合一。
  • 站在来访者的内心世界去体会。
    -有了共情来访者才愿意去表达。

3、一致性
4、在场

你可能感兴趣的:(【课程笔记】人本主义心理咨询师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