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018】跟华杉学《孙子兵法》之军争篇:想要打胜仗,就要争先机

【读书018】跟华杉学《孙子兵法》之军争篇:想要打胜仗,就要争先机_第1张图片

01  华杉老师的读书观

越看,越觉得有些不好理解;久看,便觉得有几分不过瘾。

于是,到图书馆又借了五本不同版本的《孙子兵法》一起对比着看,姑且算着主题阅读吧。

正式开始学习《军争》之前,我想先说说华杉老师的读书观。

在解读本章过程之中,华杉老师专门用了一个章节阐述了学习型和纠错型两种不同的读书观,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与深刻的反思。

纠错性读书,缘起于我们的好胜心,本也算不得什么坏事,但用在读书上则大为不可。一旦这样,不是专注于自己有什么体会,有什么收获,而总是想方设法胜过作者。无论好与不好,总要想方设法找点茬子,显示自己。如此,便不是怀着学习的虔诚,而是抱着纠错的快感,徒事讲说、求些虚荣罢了。

学习型读书,不过分追求对错,更多的是通过读书来反观自己,放在自己身上体会,放在实际事情上琢磨,这样才有真收获,这样才是真读书。更何况,错误本身也是有价值的,正如克劳塞维茨所说,“错误的意见不管多么荒谬,至少让我们知道了别人看问题的角度”。

如此,希望我们真当读书人,才有真收获,否则读了白读,与消遣有何区别。

02  关键在“争”

言归正传,本篇所讲的军争,实质上还是在争战场的主动权。而事实上,一场战斗,只是至始至终在争夺主动权罢了。

前面六篇主要是讲原则、讲方法,可是你懂的、敌人也懂,你会的、敌人也会,你正在做的、敌人也在做,甚至做得更好。

怎么办?

一个字,“争”。

争什么?

争敌我之先机。

而一谈到军争,首先要建立两个认识。

其一,难、难、难。难就难在机遇与风险并存,难就难在交战双方都在争用斗智,难就难在这不仅是成与败、更是死与活的较量。

其二,以迂为直,以患为利。这其实是军争总的原则和基点。如果都是直来直去,只有利而没有害,那倒是简单了,却是不存在的简单。也许,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往往不是直线。

03  如何争、靠行军

唯有靠行军方能抢占战场先机。

其一,要着眼目标,选择行军类型。

现代战争以公路、铁路、空中为主要的兵力输送方式,可以满足人员装备同出发、同到达、同战斗。

而古代,一切都靠腿来走,选择不同的行军方式则利弊相生。如,全军一起、辎重全带,往往时间不允许,争不到。

如此,选择强行军,十分之一的兵力先到;选择强行军,一半的兵力可到;选择常行军,也只有三分之二的兵力先到。

而且,一旦军队没有辎重、粮食、物资往往是要灭亡的。

所以,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不知道,只是我们不会抉择。

其二,要勘察地形,找好向导。

大军一出,不能走到哪算哪,必须要做精细的勘察工作,不然便处处受阻,实现不了行军目的。

同时,要特别重视使用当地人当向导,这样便可以尽快的熟悉当地情况,少走弯路。

其三,要紧盯对手,控制好行军节奏。

军争有利,但同时也充满了危险,如何争利避害,孙子讲到“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者也”。

最终的标准就是“疾如风,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霆”。

其四,要注重行军指挥。

行军过程中,千军万马,浩浩荡荡,白天黑夜,方向速度,敌情我情,都需要强有力的指挥,否则就会形成一盘散沙。

04  “四治之法”与“用兵八戒”

孙子非常强调三军之气、将帅之心,提出了“治气、治心、治力、治变”的“四治之法”。

其一,治气。掌握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基本规律,做到避敌锐气、击敌惰归。

其二,治心。用自己的严整等待敌人的混乱,用自己的镇静等待敌人的急躁。

其三,治力。先到战场等敌人,先休息好等敌人,先吃饱了等敌人,最好还要让敌人不断折腾、忍饥挨饿。

其四,治变。看到敌人牛气冲天,旗帜整齐,阵容堂皇,先躲一躲、避一避。

有了四治之法还远远不够,还得时刻以“用兵八戒”来反思自己。

其一,不要仰攻。

其二,背靠丘陵的不应战。

其三,假装失败的不追。

其四,精锐部队不打。

其五,诱饵分子不吃。

其六,想回家的不死拦。

其七,包围敌人留个小缺口,不堵死。

其八,陷入绝境的不猛逼。

掌握了这些戒条,未必让你打胜仗,但至少可以减少损失。

而纵观此篇,行军也是战斗,而且是更重要的战斗,胜敌之先在于抢时机,而抢时机之要在于会行军。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018】跟华杉学《孙子兵法》之军争篇:想要打胜仗,就要争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