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我们先用三千字说说我为什么不谈常规方法。
开个玩笑。
有很多朋友做公众号,做自媒体,做文案策划,写小说,几乎没有人在创造过程中时时刻刻都文思泉涌、永远不会出现没有灵感这种情况。
如果有,他应该是现代达芬奇。
每个人对于缺乏灵感时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可能有效,可能也没有效果,换句话说,没有灵感时,自己写出来的文章,根本无法体会是否达到了最初想要的那个感觉。
感觉,懂吗?你都不知道你对那个男孩或者女孩是什么感觉,你怎么决定去不去追求或者同意交往?
一样的道理。但还是不得不写,要么是催稿,要么非要逼迫自己写。
很多讲获取灵感方法的文章都喜欢这么说:
我有一个朋友,做什么什么公众号或者是个专栏作者,他有什么什么经验之类的。
我不谈这个,甚至我都不会去拿什么作家举例。有很多作家,知名大作家,写过很多关于创作规律、写作技巧的书籍。
诚然,写作确实存在规律,可这种规律具有较小的普遍性和较强的特殊性。就拿小说来看,不同的小说家对于同一个小说的理解就不一样,金庸连载天龙八部时,需要外出几天,让卫斯理代写,结果卫斯理把天龙八部的阿紫姑娘写瞎了,把金庸弄得哭笑不得说道:你怎么不写个外星人出来呢?幸好金庸大师神来之笔,后面还有一个游坦之愿意为阿紫奉上自己的眼睛。
每个作家对于自己文章要表达出怎样的内涵理解不同,这也可以称作创作的感觉。即使对于同一件事有着同一个观点,在创作过程中,都有着不同的灵感来源与表达方式。
而很多作家功成名就后谈创作,听众也将其奉为经典,并且拿来作为自己的一个要求。可是你知道他们在从事写作之前都在干什么吗,除了看他们喜欢的小说,就是放牛,种地,当牙医,当众脱别人裤子。
再看看他们的回忆录,这个作家喜欢硬憋出灵感,那个作家偏爱以洗澡的方式找灵感,很显然都不具有普遍性。每个人创作方法各有不同,也各有特点,总之都是适合自己的,你又何必去硬着头皮学习人家的创作规律。你自己就能总结,即使别人的方法看起来再怎么好,你也要首先考虑适不适合自己。
所以我只是总结一下我见过或者觉得不错的寻求灵感的方法,还是那句话,不谈常规方法。
One、多元素组合法
什么叫多元素,比如说你打算写一篇校园青春爱情题材的小说,第一个元素肯定就是男女主人公之间的对手戏。
但这个元素很显然较为单一,当时又没有什么灵感,那就可以寻求另一个元素,丰富这部小说,但这个元素不是随便想一个就来了,要顺藤摸瓜,合乎逻辑,锲和主题。这里有这么几种常见元素:
a、对比元素,比如为了表现男女主人公之间分分合合的虐恋,可以增设一对与男女主人公性格完全相反或者相同的情侣。两对情侣,两条路线,不自觉就能处在对比的环境中,但是一定要有所侧重,不然容易剧情混乱。
b、不相干元素。以校园为中心,找出一些有趣但不相干的元素,比如连环失窃事件,将这一构思在草稿上大致描述后,再去从描述的内容中找到其与当前情节发展的关联处,然后再着笔进行创作,千万不要将这条支线写太长,如果中途灵感爆棚,留着,说不定后面的情节还会有用。
c、如果前面两个都比较难,又比较懒,那就只有去借鉴元素,在百度,知乎,豆瓣或者相关书籍里面借鉴别人支线元素,进行再创作,不要认为这是抄袭,别人写出了别人的东西,到了你的手上必然要符合你的创作意图,改到最后,其实和别人所写的元素完全不一样了。
Two、老片新看法
看老电影别看新电影!这一点在这个方法里面很重要,看新电影时,你会被剧情所吸引,直到电影结束,你也没有太多时间去想别的东西。只有看一些曾经观赏过,而且你觉得比较经典的电影,你才会不自觉的去思考有关于电影的一切,比如镜头的巧妙、剧情的编排、导演编剧的表达方式,这种思考的过程中,无意间就能给你带来灵感。
Three、购物车法
去逛一逛网店,把你曾经留在购物车里面的东西看一遍,想一想当初是什么原因收藏了,又为什么没有下手。
当然,购物车法只是一个名称,你可以找出你现实中收藏的东西,回忆关于这个东西的一切,找一找手机里面的相册,看看有哪些照片能带给你情绪,并且回顾当时所发生的故事。说不定会有一些事让你感动,让你难过或者让你开心不已。这个方法的根本在于,只要有办法让自己产生了情绪,便会触发你的创作热情,灵感什么的,自然而然就来了。
Four、分散注意力法
想一想你平时顿悟都是在哪儿,平时最喜欢胡思乱想的地方又是哪儿。
每个人都不一样,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点,这些环境让你放松。而想要放松,首先应该分散注意力,将自己从埋头创作中拉出来。
你可以选择洗衣服拖地吃瓜子。做这些重复性动作时,不需要费脑子,大脑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灵感的几率很高,比如说我,在我坐那种时间较长的公交车时,就不自觉的胡思乱想,经常就会出现特别有趣的观点和想法。
在灵感出现时赶紧拿东西记下来,但不要立马投入创作中,等你洗完了衣服或者磕完了瓜子,再去回顾自己的灵感,你就会发现这些想法并不是全部都有用,需要去粗取精,再次加工,在这个时候,你就可以不紧不慢的将灵感带入到文章中,轻松,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