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之道是一场心智马拉松

学习之道是一场心智马拉松_第1张图片

乔希·维茨金是一个天才级的人物。他从九岁起便八度荣获全美象棋冠军。在纵横西方棋坛十年以后,改行研习太极拳,并连续21次荣获全美太极冠军级世界冠军的“太极拳王”。《学习之道》这本书就是他对自己如何在这两个看似南辕北辙的领域中连攀登巅峰、屡战不败的个人经验总结。

这本书主要介绍了维茨金学习象棋和太极拳的经历。本书不像其他的学习类书籍给我们归纳了相关的学习重点,作者着重刻画了他在每一次比赛或者训练中的思考方式和领悟。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我们再竞赛过程中可能会面临的各种问题,比如愤怒,愤怒会产生漩涡效应,因为愤怒,你会失去判断,而一旦失去了判断,你就很容易被对手说掌控,从而失去对于场面的控制权;再比如分心,每一次的比赛都必须全神贯注,但是你有可能会因为进入状态不及时或者对手的打扰而影响到你集中注意力。无法进入状态,也就无法取得胜利。

画小圈,让时间慢下来

学习的基本原则就是要钻研微观的细节事物,从而来理解是什么促成了这些宏观上的问题。我们在学习时往往会忽略了一些最基础、最根本的理论和原则,反而去深挖一些比较艰深的难题。实际上,一门学问涉及到的理论都是相一致的,我们应该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对于细节的分割上。

一个大的原则应该将它分割成多个小理论,把大的东西分解成各个细节的东西。将每一个细节重复练习,循序渐进直到这些理论都融入到了血液中。之后加快速度一遍一遍的运用,用更大的力量来学习这些技巧,使我们能够将这些细节融会贯通,最终将它们变成我们的内在直觉。

作者强调,成为顶尖选手并没有什么秘诀,而是对可能是基本技能的东西有更深的理解。每天都要学的更深一点而不是更广一点。因为学的更深可以让我们把我们潜力中那些看不到、感受不到单又极具创造力的部分挖掘出来。

激发最佳状态

我们都会碰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很难达到良好的工作状态,并且发现自己在重要的会议上和任务的最后期限要到来时无法集中注意力。那么要怎么样才能找到自己的兴奋点呢?

作者提出我们可以运用逆向的方法,那就是自己创造能激发最佳状态的开关。首先先寻找什么事情是让我们最接近内心的平静,达到注意力集中的状态。让我们内心平静的活动是什么样的形式并不重要,只要是让我们感到最轻松,注意力最集中的任何活动,比如洗澡,漫步、游泳、听音乐这些都可以。

下一步是制定出四部或五部的固定修炼。以书中的丹尼斯为例,丹尼斯觉得他在和自己12岁的儿子玩球的时候才能找到最接近内心平静,达到注意力集中的状态。作者就建议他下次和儿子玩球前的一个小时,应该选着吃一些零食、冥想、拉伸和听音乐。

给丹尼尔制定的固定修炼包括:

第一、吃十分钟某种固定的低脂零食

第二、15分钟的冥想

第三、10分钟的伸展运动

第四、听10分钟他最爱的歌手的歌

第五、玩球

在大约一个月的时间里,丹尼斯每天在和儿子玩球之前都先进行他的固定修炼。固定修炼中的每一个步骤,对于他变得自然,玩球也总是一种愉悦。在这个过程中,他没有感到任何的压力。这种状态下丹尼斯已经完全将他的固定修炼吸收接受。接着他就可以在去开重要会议之前的早上进行他的固定修炼。

这种做法的原理就是在固定修炼与在他之后发生的活动之间建立一种心理联系。一旦这套固定修炼被内化,它就可以被用于任何活动之前,一种相似的心理状态也将出现。

如果觉得固定修炼的时间过长,那么也可以将时间进行相应的缩短,实施的地点也可以进行调整。比如说将早餐代替吃零食。在上班的路上听喜欢的歌手的歌。将冥想和拉伸放在任何一个你觉得合适的地方。之后逐渐地把一些过程进行缩短。如把听歌变得越来越短,直到无需听歌,只要自己想想歌的旋律便会进入状态为止。

这种固定修炼的模式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一种很新奇的方式。原来将一些固定动作和我们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活动捆绑在一起,经过长时间的运用,这些固定动作便能够成为我们集中注意力的开关。

最后送上一句话:“只有当我们的工作超越熟练阶段而成为自身的一种表达的时候,学习才成为一门真正的艺术”。


下期预告:刘墉《教你幽默到心田》

2017/10/22见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习之道是一场心智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