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焖鸡,现如今已是家喻户晓的一道菜了。其实云南大理早就有了黄焖鸡,是为“永平黄焖鸡”,以其县份名称命名。但我一直很奇怪,为什么云南的这道黄焖鸡却迟迟未能出道,只能偏居一隅,论味道我自认为要超过当下一二线城市里各种口味的黄焖鸡米饭,即便是黄焖鸡鼻祖杨铭宇出山,也可叫板一二。
我关于黄焖鸡米饭的记忆,是刚毕业的时候在国贸上班,旁边有家“杨铭宇黄焖鸡”,每到中午必定是人满为患,即便商家已经做到了最快的上菜速度,还是会因为需要排队也失去很多客源。
我记得那时候小份二十,大份二十五,加米饭得另算钱。说实话那会儿吃的最多的是十五元一下的快餐,黄焖鸡也就偶尔解解馋,一天多出五块钱,一个月下来也是不少了。
后来认识了新来的一个同事,年纪相仿,也能聊得来,很快就熟络了,自然吃饭也经常一起去。刚开始两人还不好意思,各点各的也各吃各的,熟悉了以后倒也不怎么客气了,于是我们不约而同的提出了一起吃黄焖鸡米饭的想法。两人一起点个大份的,再另加两碗米饭,就能吃的够够的了。
黄焖鸡还有个好处,是有汤,即便肉不多,但汤能下饭啊。所以每次点完菜,都要和老板嘱咐一句:多加点汤。一开始还感觉不好意思说出口,后来发现在诺大个城市谁又会在乎你说什么,自己要先吃得饱才是重要的事。
黄焖鸡的鸡腿肉固然好吃,但我觉得这道菜最有幸福感的还是刚端上来的时候,你仔细听,砂锅里还在“咕嘟咕嘟”冒着泡,就像有节奏的乐器在敲打着诱人的乐章,伴随香味儿的热气扑面而来,于我而言,那便是黄焖鸡最好吃的样子了。
她爱吃黄焖鸡,但只爱吃学校西门附近的那一家,我问她具体是什么名字,她却想不起来了。
但这并不重要,毕竟不是和我一块儿去吃的,我也就没有纠结的必要了。但我需要做的事情是,做出一道让她觉得最好吃的黄焖鸡,用我的味道,抹去她脑海中关于黄焖鸡的旧回忆,这才是正事。
于是我发挥了自己吃货体质中蕴含的潜能,反复默念那句曾经被做成牌匾的语录:吃货的最高境界是把自己吃成了厨子,一遍在记忆中搜索关于黄焖鸡我所能想到的一切。
终于,我发挥了自己的三层功力,就做出了这道让她满意的黄焖鸡,并兴奋地直跺脚,指着我的鼻子怒骂:以前为什么不做给我吃?!
我并没有说话,并悄悄将灶台上的啤酒罐塞进了垃圾桶,深藏功与名。当然也别问我为什么只发挥了三层的功力,毕竟未来的日子还很长。
但别忘了,在你看到老板将砂锅端上来的时候,用耳朵去仔细的聆听,黄焖鸡最好吃的样子。
附赠黄焖鸡做法
食材:2-3个大鸡腿(市场上买冷冻的即可)、香菇(最好是干香菇)、木耳、土豆、青椒、红椒、小米椒(看是否吃辣)、金针菇、小青菜、大蒜、姜
调料:蚝油、料酒、玉米淀粉、老抽、生抽、盐、白糖、啤酒(淡啤即可)
步骤一:鸡腿放入水中解冻;木耳香菇提前三小时泡发,香菇一定要清洗干净后再用饮用水泡发,浸泡香菇的水大有用处;提前备好大蒜(刀背敲一下)、姜丝、姜片;土豆、辣椒切块、金针菇与小青菜洗好备用
PS:千万不要嫌准备工作麻烦,这是美食的基石,就像写文章之前需要构思素材一样,要干净、清晰、有序
步骤二:将解冻后的鸡腿肉切块(不要太小块),然后加入耗油、料酒、姜丝、玉米淀粉,将调料与鸡腿肉充分融合(我通常带上一次性手套“按摩”五分钟左右),盖上保鲜膜腌制三十分钟,玉米淀粉能让鸡肉口感变嫩
步骤三:锅里加油,油五成热后加入一大勺白糖搅拌让白糖充分融化,倒入腌制好的鸡腿肉翻炒直至上色,加入姜片和大蒜以及两勺盐,放入泡发好的香菇(对半切开)、木耳后翻炒,再加入生抽和老抽翻炒
步骤四:备好砂锅,将锅里炒过的鸡腿肉倒入,再把备好的香菇水以及半罐啤酒倒入,加入切好的土豆和小米椒,盖盖后大火煮
步骤五:待汤汁收掉一些,加入青椒和红椒,过五分钟再加入金针菇和小青菜,继续收收汤汁就差不多了,但一定要保证锅里有“咕嘟咕嘟”冒泡的汤汁,夹起金针菇尝一口,妥了
步骤六:黄焖鸡上桌,吃完收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