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癌症中心最新发布的《2017年中国肿瘤的现状和趋势》报告中显示,乳腺癌发病率位列女性恶性肿瘤之首。
名医主刀有幸邀请到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乳腺外科主任吴克瑾教授,一起聊聊有关乳腺癌的那些事。
以下为对话整理:
Q:乳腺癌在趋于年轻化?
A:我国乳腺癌发病高峰年龄为45岁至55岁,年龄显著低于西方国家,近些年研究发现,中国乳腺癌发病率正以3%/年的速度递增。
尤其是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乳腺癌发病率位居首位,35岁以下约占15%,单从这个方面看,是一个可怕的现象。
我院以治疗年轻乳腺癌为特色,碰到最年轻的患者刚刚满20岁。
Q:高危人群的特征有变化吗?
A:雌激素被比喻成乳腺癌细胞的营养素,那么暴露在雌激素作用下的时间越长,患乳腺癌的几率就越大。
所以,目前仍然集中在初潮早、停经晚、月经周期短的女性和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人群。
另外,晚生育、未生育、生育未哺乳的女性,肥胖人群、嗜酒人群和不规范补充雌激素治疗的人群,也是罹患乳腺癌的高危人群,好在这类群体则可以通过改变自身生活或行为习惯来规避风险。
Q: 妊娠期乳腺癌为何越来越受到关注?
A: 妊娠乳腺癌是通常指在妊娠期间被确诊的乳腺癌。
一方面,现代女性压力大、晚育,这本身就是乳腺癌的高危因素;
另一方面,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后,高龄产妇也相对较多出现,这又与乳腺癌高发年龄段相撞。
更重要的是,由于处于女性的特殊生理时期,妊娠期乳腺癌发病隐蔽、发展迅速,确诊时往往已是局部晚期。
Q:妊娠期乳腺癌是由雌激素飙升导致?
A:目前没有研究证实怀孕与乳腺癌存在因果关系。
在怀孕的前3个月里,雌激素水平会迅速飙升至普通水平的30-50倍,并随着时间不断上升,而恰巧乳腺癌又是一种对激素有反应的肿瘤。
所以,在高雌激素水平的刺激下,妊娠期乳腺癌只是会比其它时期发展得更快,不存在因果关系。
Q:如何提早发现?
A:乳房超声检查是一种方式。
因为怀孕期间乳房会经历一次再次发育的过程,此时乳房导管的上皮会发生扩张,腺管会出现腺泡,使整个乳房变得肿胀,这就不利于发现乳房肿块,仅靠单手触摸很难发觉,或者发现时已是晚期。
所以,我们建议做产检的时候同样要做乳房检查,超声检查对胎儿基本没有影响,可以定期随访复查。
Q:生育和生存,只能二选一?
A:根据目前临床观察和分析来看,妊娠状态并不影响乳腺癌的手术治疗及化疗,个体化的化疗方案对有着胎盘屏障的胎儿也是相对安全的。也就是说,乳腺癌孕妇的生育与生存并不冲突,需不需要终止妊娠与孕期有关。
一般来说:
① 妊娠期早期的前3个月出现乳腺癌,我们建议停止妊娠,因为化疗具有极高的致畸风险;
② 妊娠中后期,应根据肿瘤大小决定手术和化疗的顺序,因为此阶段胎儿发育已经比较成熟,受化疗的影响较小,所以能够实现控制癌症和产下胎儿的双重目的;
③ 妊娠晚期,我们就建议在分娩之后再进行放射治疗和内分泌治疗。
Q:在妊娠期乳腺癌的治疗过程中,您觉得什么最重要?
A:沟通和配合最重要。
首先,绝大多数人谈癌色变,更不用说是沉浸在期待宝贝中的准妈妈,他们一听到乳腺癌就觉得天塌了,陷于要不要孩子的痛苦中。
但从我们目前的资料来看,终止妊娠并不带来更好的预后。所以,我会进行心理上的沟通疏导,鼓励他们能够完全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期望,确保有个积极的态度。
其次,孕期毕竟是一个女性的特殊时期,一些评估可能不是那么彻底,也就意味着可能面临第二次手术风险。
因此我会更愿意引导病人科学地分析病情,安安心心去评估在当前情况下如何让孩子健康出生,如何更好地配合当前治疗。
Q:在治疗妊娠期乳腺癌时,您有压力吗?
A:压力肯定有的,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个女性的健康,还面对着她的宝宝去留以及健康成长问题。所以每一次我们都是严格谨慎,组织进行多学科讨论综合治疗。
当看到这些准妈妈经过我们治疗后,既能告别肿瘤又能抱着孩子回家时,我的内心都是非常有触动和成就感的。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去年冬天,一对夫妇抱着半岁左右的宝宝出现在我诊室,我说,带孩子出来看病要搬这么多东西不嫌麻烦吗?没想到,她说是专门抱着宝宝来感谢我,让我看看和她一起对抗肿瘤的坚强宝贝。
那一刻,我特别感动。这些宝贝陪着妈妈一起度过麻醉关、手术关、化疗关,能看到他们健康快乐成长,特别开心也特别有意义。
吴教授说,“关注女性健康,远离乳腺肿瘤”是一个长久的课题,希望更多女性能够提高正确的疾病防范意识。
既不对于像小叶增生之类的生理状态恐慌、忙乱吃药,也不要麻痹大意,保持良好生活方式和心态,定期专科体检是王道。
备孕前做好包括乳房的产前检查,怀孕期间注意观察随访,必要时一定去正规医院咨询或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