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目光在追寻什么

这几天认认真真扒了三个人物,一个是日本寿司之神小野二郎,一个是动画之神宫崎峻,一个是心理学界大神丹.艾瑞里。

这三个人你在网上同样能搜到,找到的资源和我一样多,但我们选择看的资源或从所看的资源里悟到的东西可能很不一样。这三个人对我的认知、思维和行为模式影响挺大,我给了自己专门的时间带着“生活要具体、人物要具体”的观点,细细揣摩和思考他们是一种怎样的具体生活。是的,他们的生活基本面貌和其他任何一个人一样,励志,象我们看到的或微信上一些小人物的文章类似,克服一些困难做成大事,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物。

昨天,一写作大牛被骂得很惨,原因是自己在文章里吹嘘得太厉害,多勤奋多努力,靠这些取得了多大的成就,赚了多少的钱,结果有一个人象侦探一样从他的文字逻辑里找出相当多的破绽,证明他文字里的生活纯属他夸大捏造,励志光环象肥皂泡一样破了。这个大牛利用自己的鸡血励志圈了相当可观的粉,很多人是吃他这一套的,他用自己的粉色效应到处讲课做分享,很多人啧啧称叹,很少人去追究实里。看上那一片片的文章,我越来越觉得,很多文字是堆砌的一堆谎言,甚至连作者本人都沉浸于此,忘记自己的真实是什么样子了。中国大众不加思索的追随和盲从在任何一个生活缝隙里都体现得淋漓尽致。这让一些文人跟当年温州商贩一样很快完成了原始积累。生活是那么的滑稽,有卖货的,就会相应的有大批买货的。人口大国,真是人口红利大国。

物质富足了,精神需求自然产生,需要一些人唤醒我们沉睡的斗志,需要一些人告诉我们生活应该是怎样的丰富多彩,这没错,可凡产品都有假冒伪劣,档次高低之分,我们付出时间、金钱和心智来接受这些东西,是不是要有选择,思考它们带给我们的价值是否值得。

当我品味小野二郎、宫崎峻、丹.艾瑞里这些人物时,和读那些文章不一样的感觉是,踏实、真实,你不仅仅学到了他们擅长的领域里的知识,还从他们的生活全貌里学到生物、哲学、经济学等大量的知识,学习他们的态度、思维和方法,细致、执著、热情、坚强这些品质都不是空洞的,是确实在他们身 上,并成就了他们。他们的生活确实是他们走过来的,他们的成就也真实地在那里,他们亲自验证告诉我们一种生活的可能,我们可借鉴,可创新。

从古到今,科技在进步,方便我们生活的工具一直在出新,但人文精神并没有多大新意,随便从历史上拎出一个牛人或现世上某个领域的拔尖人物,细扒他的生活,能顶诸如上那些文章二百篇告诉你的道理。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的目光在追寻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