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草鞋第一章第三回

第三回:文化街

开封由于是座古城,加上经济建设脚步慢,各种旧城改造进度推行的很慢,也就导致城市里遗留了了大量的小街小道,文化街就是其中之一。说是道街,依现在的眼光看也就一胡同的规模,最宽也就能容两辆自信车错肩而行吧。记得小时候走过最窄的胡同每次只能容一辆自行车单向通行,另一头的人会耐心等待胡同中对向的人通过后再走,而不像如今满大街路怒症患者毫无耐心地按着手中各种吱哇乱叫的车铃铛和喇叭。在当年我在相当一段时间里都很喜欢自行车铃铛偶尔发出的清脆声音,现在已经听不到了。

文化街的位置算是极好的,因为毗邻市中心的鼓楼夜市,加上当年夜市还没有演变成被指专门吭外地人钱的地方时,每每到了晚上,听到窗外悠扬交织的叫卖声,再一闻到各种美食混杂后形成的一种特殊味道,直觉告诉我“该出去吃饭了”,而后便会屁颠屁颠地拉着大人的衣角跟着上街随便吃点啥。

至于居住的条件,按现在的标准衡量也是要醉得有点上头了。我记得三口人只有一间房子,也就是一室,没有厅,没有厨,没有卫,而这一室大概也不会超过10平方吧。房子位于一个大杂院的最深处,当时各家都是这样的平房,条件好的或许能在屋顶加盖一个棚子用以储存杂物,而家家几乎不约而同地在门口的位置用毛毡板搭起一个厨房。说是厨房,其实也就一个煤球炉子而已,那时候家里凡是厨房用品,少有能与电搭上边的。住在院子最里面的好处就是上厕所方便,因为唯一一个公厕也是在院子最里面。我记得厕所就在我家房后,那时厕所还是旱厕的结构,也没有顶,下雨时如厕还需要自备雨伞。冬天晚上起夜,甚至懒得穿衣服而会披着被子跑出来撒尿也是常有的事。同时为了避免尴尬,进厕所前总是会主动喊一嗓子“里面有人吗?”或者故意弄出点动静,等里面那位主动回应“有人”。

在文化街住的时间也不长,具体有多久我也记不清了,只是后来又搬到了别处,文化街的房子让给了小姑。其实小姑也没怎么住,嫁人后一直随她的丈夫辗转,再后来就是各种拆迁的消息不断,大家都期盼着早早把旧房子拆了换个大点的房子住,原先的住户也纷纷搬到别处去了。为了能多获得拆迁补偿,小姑还找人在老房子上加盖了一层,至于最终是否如愿,我倒也不再关心,反正我已经很久没有再去过文化街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爸爸的草鞋第一章第三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