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 拆书30《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拆页分享

一、书籍概述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作者:史蒂芬·科维。在美国,此书影响力仅次于《圣经》,她是美国公司员工、政府机关公务员、军队官兵的装备书。入选中国60年来最具影响力书籍。史蒂芬可谓博士本人亦是美国学界的思想巨匠,在美国乃至全世界,他的思想成就与卡耐基、德鲁克、杰克韦尔奇并肩比齐。还曾受到奥巴马的特别接见。

本书并非简单的工具类书籍,读一遍便可束之高阁,而是希望对七个习惯的深刻理解加之不断坚持练习、改变,从而达到全赢人生。

二、拆页原文(R)


深海 拆书30《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拆页分享_第1张图片
深海 拆书30《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拆页分享_第2张图片

三、用自己的语言重述知识(I)

回想我们在过往的人生中,遇事是积极主动的还是消极被动的?其实我们从自己所关注的“圈”就可以清晰的判断。每个人不同的成长经历、生活环境决定了其“关注圈”和“影响圈”的不同,积极主动的人将注意力焦点放在“影响圈”,消极负能的人将注意力放在“关注圈”。积极主动的人关注“可控因素”,深入挖掘自己的条件、优势、资源等可控的部分对目标的达成起到的积极作用,“为难题想办法”。而消极负能的人更关注“不可控因素”,遇事无独立性,依赖性较强,目标感差,不集中不专注,从而效率低下,容易失败,甚至恶性循环,还常常“为失败找借口”。

我们应该从自身出发,首先要努力并持续地扩大自己的“影响圈”而非“关注圈”。当影响圈逐渐扩大时,我们认知事物和解决事物的能力也在不断提升,我们会自信、会happy、会更从容……这才是“习惯一:积极主动”带来的效能。

四、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A1)

案例一:曾经我们为三岁的儿子“说话晚”焦虑不已。我们咨询过很多专家、心理医生及周边有经验的朋友。结果大家基于不同的经验、专业性给出了不同的说法,不同人甚至还给出了完全相反的建议。于是我们更加担心。彼时我们比较消极,过分依赖外界的“标准”和孩子表面表现出的问题,而忽视了孩子具有“个性”的特性。

后来我们分析儿子的成长环境(家庭环境)和条件(物质、精神),发现我们家庭虽然其乐融融、能够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和陪伴,但是我们没有找到适合帮助儿子说话的教育方法。于是我们先把自己的着急“藏起来”,首先不强求他说,改要求为引导,家庭成员主动跟他聊天,将原本省略的词汇语句说全说完整;每天晚上读绘本,讲故事;跟他一起背三字经;创造条件让他与外界对话……他好像一下子轻松了很多,渐渐地词汇量多起来,尤其是上幼儿园三个月后,语言就彻底爆发了,几乎是在一两周内达到了同龄孩子的说话水平。于此同时我们还发现孩子也开朗了许多。同时也发现了他很多优点,比如优于同龄孩子的动手能力、韧劲、感知度和专注力。这些其实都离不开高质量的陪伴、耐心的引导等家庭自身因素和为此积极做出的改变。

案例二:单位新上一套CRM系统,目的是为了方便管理企业客户,提高效率。但是基于种种原因,使用效果并不如意。我用过一两次,发现问题多多就弃而不用,也并没有积极反馈问题,而是找“系统开发得太差”为由,不作为。并坚决不同意验收付款。一个月过去了,系统还是没法使用,停在那里,问题没有解决。后来想明白了“如果我不积极地面对、处理,就没有人能够解决这个问题”,那么我们花钱花时间花精力做的事情就没有达到既定目标,等于浪费了时间金钱还没啥成效。于是,我鼓励大家努力去用系统,将问题一一提出给IT部门,汇总意见,进行调试改进。三天后,系统基本bug清理,页面更加美观。大家也都表示习惯了系统会比平时工作效率高。我非常开心。

五、今后怎样用(A2)

学到这部分感触较深,以前常有情绪低落、效率低下、消极怠工状态,很大程度上太关注“关注圈”而忽略了“影响圈”。今后要向内挖掘,多问问自己想要什么(目标)及如何能做到(可控因素)。多多关注和扩大自己的影响圈,减少关注圈对自己的消极影响。不给自己做不到、做不好找“外因”的借口,也不因他人的评断而妄自菲薄。今后我遇到类似场景的时候,我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先判断。看看是不是自己的影响圈

第二做决策。确认自己是否有必要纳入影响圈

第三勤行动。关注眼前,活在当下,把影响圈内的事情做完美,把关注圈之外的事情,当做云淡风轻……

草于2016年9月28日凌晨

你可能感兴趣的:(深海 拆书30《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拆页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