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7.12《思考,快与慢》Day 13 <行为与注意力>第一章

时间:2017.7.12  5:00-6:30 am

人物:易仁永澄&伙伴们

共读内容:<行为与注意力>分析阅读

请参考:永澄共读0712 Day 13 by林霜降  (感谢小伙伴的笔记)

今天继续<行为与注意力>的分析阅读,觉得自己的思想在一天天被刷新洗牌

2017.7.12《思考,快与慢》Day 13 <行为与注意力>第一章_第1张图片
input

【共读收获】

一、慢下来

学习慢的原因,就是因为你从来没有慢过。

没有慢过,就没有经过刻意练习。

没有刻意练习过,就没有获得打通的快感。

没有刻意练习,你就没有心理表征

没有心理表征,你就不知道这个东西可以迁移

不知道这个东西可以迁移,你就不知道这个东西可以节省时间

不知道这个东西可以节省时间,你就不知道你就会有时间恐慌症

越有时间恐慌症,越期待快下去

你越不能慢下去,你就会期待快下去

越会快,就越不能慢下去。

【自我联系】

这是老大一直强调的,学得慢是因为你从来没有慢下来过。基于老大昨天对饭饭的脑图点评,自己也有同样的问题,属于原文摘抄偏多,所以做完还是一脸懵逼,额,到底那段在讲什么?(低水平勤奋),今天早上尝试再读最开始的几段,重新制作脑图,结合自己的理解,抓框架抓关键词句,突然觉得清晰不少,感觉到自己在进步了,超开心!!持续按这个方式练习下去,不断改正精进,只要自己每天在进步,就是可取的。

二、奖励机制

请参考:奖赏会伤人

一切对动机的奖励都是满足!

我对自己能坚持输出到共读结束的奖励是最高级kindle;昨天被法国干妈说我都不回复她!赶紧查看各种社交软件发现各种信息,觉得最近沉迷学习不能自拔,哈哈哈哈哈,然后就打算周五奖励自己去看部法国喜剧;在做工程期间太辛苦安慰自己,结束后就奖励自己去度假......才发现我都是用物质行为来奖励自己,真正忽视了中间的快感,共读每次发现有进步的那种满足感,真的不是物质能给予的,来自外部刺激的满足和内部的自我满足感觉完全不同,内部的才是真正的牵引力!

一旦你习惯用外在奖赏而非兴趣、好奇心奖励自己;那时,你已经买不起兴趣、好奇心了。

三、结构化的刻意练习

结构化表达为在......的前提下,通过abcdef得到g, g为goal, 这在老大让我们刻意练习麦肯锡30秒电梯理论时,刚说开始突然头脑一片空白,然后意识到只有30s,赶紧根据自己画的重点尝试说,还没说完时间就到了,自己也不知道前后逻辑是什么,整个人是:空白-紧张-焦虑-投入-小失望。完全没有框架,结构化,所以这需要不断刻意练习

麦肯锡30秒电梯理论:麦肯锡求他的每一个业务人员,都必须有在30秒的时间向客户介绍方案的能力,在企业的整体运营中,30秒理论对企业的发展团队的执行与沟通都是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的。凡事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结果表达清楚,凡事要直奔主题、直奔结果。麦肯锡认为,一般情况下人们最多记得住一二三,记不住四五六,所以凡事要归纳在3条以内。)

四、 不要在不是重点的地方死磕

在读序言时曾经对卡尼曼和特沃斯基是什么时候认识,什么时候一起探讨的问题卡住很久,从而百度、必应、维基,上面都没有阐述清楚,根据自己推导得出自洽的解释。然而这根本不是重点,自知这不是重点,我却因为好奇心拉不住自己,非要花时间去查阅清楚到底怎么回事,在不是重点的地方死磕,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太纠结于细节,以至于丢失整体格局。

【怎么做】

在察觉到自己这种愚蠢行为时,启用元认知能力,跳出自己看自己,及时察觉,修正错误,把宝贵的时间花在重要的事情上。

五、不要在行动后才想意义

意义是行动最大的驱动力。

在开始行动之前先想清楚目的和意义,进行黄金思维圈WHW和PORT的分析,而不是在做的过程中考虑意义的事情,一开始不思考盲目开始,做的过程中不坚定,持续怀疑和放弃,从而缩小了格局,弱化了秩序感。

原来的自己,随性,喜欢冲动决定,一开始去做不思考,过程中遇到困难我开始怀疑自己,开始后悔开始,开始想要放弃,从而最后真的放弃了,就这样一次次放弃了,看似在努力学习,却毫无所成。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开始,不知道目的地在哪里,随着和永澄老师学习,发现自己开始想要动脑想要思考,我还可以随性,但是不能随便!


补充:金字塔原理

自己对金字塔原理没有表征,还需后期慢慢填补知识空缺

2017.7.12《思考,快与慢》Day 13 <行为与注意力>第一章_第2张图片
2017.7.12《思考,快与慢》Day 13 <行为与注意力>第一章_第3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7.7.12《思考,快与慢》Day 13 <行为与注意力>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