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害者心理

我们在这里提到的“受害者”心理,不是家庭暴力、职场性骚扰、或是巨大灾难带来的受到伤害的心理,而是一种无意识的自我防御机制。这是一种将一切不快乐不幸福归咎于外人的模式,而这样的模式来自内在自我的匮乏与人生掌控能力的丧失。

受害者心理有如下特征:

情绪感受:委屈,伤心,自艾自怜,怨愤心理按钮:我不好;恐惧被抛弃。

固有认知:别人应该看到并照顾我的情绪和需求,即使我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

内心戏:自编自导悲惨剧情并入戏。

人格特质:敏感,低自尊(我不值得被爱)。行为特征:自虐(身体与心理上的自我伤害),抱怨(我这么苦,都是你造成的,你不是好人),讨好(我牺牲了那么多,付出了那么多,求求你看见我),退缩(我太弱了,我一点办法也没有)。

对关系的影响:渐行渐远,毁灭性的。

如何迅速识别受害者心理:只要自己感到委屈了,伤心了,想要抱怨了,就要审视自己的受害者心理是不是要出来兴风作浪了。

改变的方向:

1.改变错误认知,如灾难性思维,绝对化思维。分清“我的事,别人的事和上天的事”,尽人事,听天命。改变可以改变的,接受不可改变的。

2.人格剥离。“别人那么做,并不是说我不好,可能还有别的原因”。

3.负起爱自己、照顾好自己的责任,从向外求:“别人应该怎么对我”,变为向内求:“我可以做些什么来满足我的需求?”向外求是消极被动地索爱,向内求是积极主动地施爱于己。

4.态度上臣服,行动上强硬,方法上灵活。

举例:一女士陈述,她产后回家,丈夫和婆家人全都簇拥着新生儿上楼梯,却没有一个人关照自己。她只得满怀着悲愤,独自一步一挪地上台阶。内心戏:你们竟然对我不管不顾,你们让一个虚弱的产妇独自一人爬楼梯,太没良心了!太让我伤心了!你们根本不把我当人看!我恨你们!  行为:不顾自己虚弱的身躯,强迫自己爬楼梯。这种行为不是发自内心做出的,而是自虐性的,带着点报复心理:哼,我这么做都是你们逼的!你们看我有多惨,那可都是他们不把我当人看造成的!我有多惨,他们就有多坏!公公婆婆,老公,你们对我无情,休怪我对你们寡义!可以想见,未来的家庭生活,不闹个鸡飞狗跳才怪。  分析觉察:我才是自己的主人,我负起照顾自己的责任了吗?没有!我应该怎么做呢?自己的身体自己最清楚,我是产妇,身体虚弱,不能自个上楼梯。那我可以做什么呢?哦,我可以坚定地要求丈夫来搀扶一下自己。哪怕他们没有一个人愿意理我,我也绝不能伤害自己。我还有别的办法呀!如给朋友打电话过来帮忙,请路人帮忙,甚至可以打110请警察帮忙。至于老公,以后再算账。总之,自己的身体情况自己最清楚,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自己也最清楚。决不能以伤害自己的身体来赌气。这就是行动上强硬。我也不能沉浸在怨愤中,那会伤害自己的心理。所以我必须想办法解决问题。

案例二:一女士控诉她的婆婆,在她生孩子后,婆婆没来照顾她做月子。她说家里的所有事,照顾孩子、做饭、做家务,全是自己做,导致睡眠严重不足,身体落下好多毛病。她说,这一切都是婆婆的冷漠无情导致的!  分析:我们从中看到了她的自虐行为。明明知道自己在月子期间应当好好休息,却强迫自己干那么多活。我们也看到了她内心的委屈与怨愤。她对婆婆怀恨在心,通过自虐式的自我伤害,来证明婆婆有多坏。那她该如何从受害者心理中解脱呢?1.改变错误认知。婆婆没来照顾我月子,不一定代表她无视我,讨厌我。婆婆来不了,是因为她还有好几个孙子要照看,身体也不太好,实在脱不了身,她一定感到有心无力吧!谁说婆婆照顾媳妇月子,就是天经地义的呀。2.我要为自己负责。我在月子中,不能干太多的活,我应当好好休息。既然婆婆来不了,我可以请月嫂或保姆来照顾我;没钱请保姆,那我可以让老公替我分担一些事;不是所有的家务都必须在一天内做完。有些家务可以不做,有些家务可以缓着做。照顾好孩子和自己才是当务之急。

案例三:中秋节,岳母给女儿女婿送来了自家做的月饼。丈夫吃过后说:不好吃。妻子大怒,发疯似的冲丈夫嘶吼起来。为什么呢?因为妻子把丈夫的话解读为:你说月饼不好吃,那可是我妈做的,你是想说我妈不好了吧,你是瞧不起我妈吧,你瞧不起我妈就是瞧不起我!你是说我不够好吧!你根本没把我看在眼里!丈夫的话触动了她内在“我不够好”的按钮,启动了她的防御机制。她发疯,就是在自我防御。事实上,丈夫说月饼不好吃,只是表达他的真实感受,无意攻击岳母与妻子。妻子若能意识到这点,她就能允许丈夫表达他的感受,就不会那么生气了,而是理解地回应:哦,不好吃呀。

你可能感兴趣的:(受害者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