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段 随笔——活在那一刻的感动

两段 随笔——活在那一刻的感动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一)活,在焦虑中

        我工作是比较早的,有多早呢,2002年我就实习工作了,到今年已经工作了15年,这十五年间,工作的单位有国企、有私企也有集团公司,做过技术员、做过销售、做过策划、也做过总经理。但是有一点一直没有变、一直延续着,就是总有一份或多或少的稳定工资。对于我来说,尤其是经历过穷苦生活的我,似乎如果没有一份固定收入,就无法承受那种下月收入没有着落的焦虑。

        15年过去了,我做了人生中一次重大的决定,推掉了所有的固定收入,让自己进入到“收了这笔课酬,收了这笔咨询费,但不知道下一笔是什么时候才会来到”的境况里。天知道我经历了什么~~

       一方面,好焦虑啊~~我有两个娃啊,我要养家啊,没有收入怎么行呀?另一方面,好兴奋啊~~总觉得前方有一大波收入在等着我,虽然根本什么都看不见,但是就是特别笃信,特别期待~

       以前必须让自己有一份固定收入,我知道部分原因是自己缺乏安全感,自卑,需要一份收入“傍身”来确定自己的价值。但如今,我可以承受,甚至愿意享受收入很不稳定的焦虑,我渐渐明白,部分原因是:

“我知道我是谁”,“我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

       于是,我可以比较舒适地活在焦虑中了。

(二)两种成功人士

       据我观察,这世界有两种成功人士,如果人有360度,你从359度的视角下都看不出Ta们的区别,朋友圈都很有正能量,工作都很有社会价值,文化品位也都很好,有一定的财富基础,并且在某个领域内还是“意见领袖”、“人生赢家”,总之,就是你身边“别人家的老公、别人家的老板、别人家的贤妻、别人家的女儿”的那种存在,但是以我多年心理咨询和社会交往的经验,并基于我自己的个人体验,我发现了这两种人的那1度的不同点。

那就是在内心深处对“自己真实体验”的态度,这个态度,不是指大脑中的观点,而是全身心的一种感受,一方面是对于所谓“负面标签”的态度,比如忧虑、恐慌、哀伤、羞耻、屈辱、罪恶、邪淫、暴力、残忍、猥琐、龌龊、弱小等等,另一方面是对于所谓“正面标签”的态度,比如正义、卓越、伟大、优秀、慈悲、宽容、美好、成功、喜乐、平安、从容、善良、专一等等。

第一种成功人士,他们无论在人群中还还是独处时,都愿意全身心地承认自己光明的倾向,也会愿意全身心地承认自己有黑暗的倾向,他们更愿意流动的看待自己和他人,他们愿意说:此刻我是宽容的,现在对于你严苛的评价我很不舒服,这一刻我感受到你的恐慌…他们愿意承认自己的美好,也愿意抱持自己有时的狰狞甚至不堪。于是他们活的更本真、更完整、更自由。

第二种成功人士,他们在人前可以在行为、言语中都做的和第一种人一模一样,但是由于在内心深处会十分拒绝自己的某些黑暗的倾向,而更愿意说自己是某些“正面标签”下的人,他们在内心中更容易用某一刻的状态来评价自己或他人,他们经常会在内心中或者在安全好友中如此表达:那个谁很自私、我这个朋友很龌龊、我前夫是个垃圾、我爸爸一点都不理解我等等,也会常常说:我就是太善良,我就是太傻,我怎么那么愚蠢,我必须是成功人士。他们必须要求自己在某些角色或某些关系中是强大的、美好的,也会如此要求某些关系中的人是强大的、美好的,尤其是父母和伴侣,并且他们虽然也知道要抱持自己的不堪,并且他们也常常会这样做,甚至这样教别人,但是心底里,他们不愿意真正承认自己是会不断犯错的、生活根本上说来是失控的、自己也会常常软弱的、自己是孤独而且对自己要负完全的责任的…

       第一种人常活在爱中,第二种人常活在恐惧里;

       第一种人活出真实的自己,第二种人活在某些真实或想象中人的眼睛里;

       第一种人超越了无常,第二种人还尚在轮回里。

       第一种人找到了自己,第二种人还在寻找的路上。

       但是当第二种人遇见第一种人,在生命的连接和影响下,开悟和超脱只在朝夕之间。

       人人都在喊“活在当下”的口号,重点是,你是真正的“活”着,才可以活在当下。

根据好朋友的反馈补充一些内容:

第一种人和第二种人,并不是固定存在的,更像是不同状态下的人,在一些情境下,第一种人也可能呈现第二种人的那种不一致和不协调;而在一些内在或外在情境影响下,第二种人也可能呈现出一致和本真的状态。

蛋柿+霸特,我依然坚持我的观点,这两种成功人士是真实存在的,并且,第二种成功人士确实需要对自己的状态要更加儆醒和尊重,维持“虚假繁荣”的状态是很辛苦的,我想,你至少需要看见自己的真实存在。

当然,以上所有的声音,都只不过是我的一厢情愿罢了。

敬未知!

无限祝好~~~

(完)

两段 随笔——活在那一刻的感动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张志斌老师是国际存在-人本心理学院副院长及大中华区首席代表。该学院旨在世界范围内提供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咨询和技能的应用及推广。张志斌老师多年来一直跟随杨吉膺博士学习和推广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并在中国各地进行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咨询培训,包括督导及课程讲授。专业取向包括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个体及团体咨询、哀伤及丧失辅导、情商及爱商系统培养、企业EAP培训等。张志斌老师有着十年企业管理策划经验,目前在国内多家企业担任企业管理策划顾问和企业家私人心理顾问。但他更愿意以“这位两个孩子的爸爸是个资深的业余喜剧演员”来介绍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两段 随笔——活在那一刻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