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九》随想

我并没有刻意去找这首曲子,也不记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知道马勒了。

也许这就是吸引力法则吧。遇到过那么多音乐,却没有这首曲子印象深刻。一切都是注定,是最好的安排。

大概两年前的冬天,笛艺上遇到一个很大的瓶颈,苦苦不能突破,也知道需要时间去改变,但心情依然不是很好。当我极度压抑时,我总喜欢一个人在夜晚灯光斑斓的大街,看着稀稀散散的汽车和路人,带着耳机,听它。感觉它特别懂我。

翻了下朋友圈,找到了15年的一条消息

《马九》随想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我特别喜欢武志红老师,是一个很有洞察力的,很懂人性的心理学老师。从他那里我知道了,不要排斥负能量,要体验这份能量,让它流动起来,当你跟它链接,看见它,它就转化为正能量了,某种意义上,它是更强大的一股力量,是生命的意义所在。很多伟大的作品也都是从苦难中,在一股本能的力量的推动下诞生的。还有一本书叫《灵魂的黑夜》专门讲这股力量的。

我不喜欢绝对正能量式的鼓励,感觉它会遮蔽掉很多细腻的情感。我喜欢马勒式的情感流动,像老朋友一样。

共情-流动-转化-升华

这就是《马九》式的陪伴

第一乐章在弦乐组的铺垫下,营造了一种荒凉原野的感觉,铜管旋律孤独的走在原野上。仿佛再说,我懂你,我知道你很难过,是不是这样?看见就是一种治愈。

到第二乐章开始回转,开始的旋律轻松诙谐略带逗比气质,仿佛在逗你笑。嗯,生活是有苦难,但高兴事也一样很多不是吗?好像一个老朋友陪你度过了低迷期,正一步步带你转换情绪。如果你有这样的朋友,那恭喜你。很庆幸,我有。

经过了前两个乐章情绪的流动和转化,第三乐章整个积极向上的态度。负能量转化为正能量。还等什么,卯足了劲干吧!人生理想该实现了!

末乐章回归平静,是一种带着敬畏的接受。一路走来,起起伏伏,一切烟消云散,人生到了总结的时刻,回归平静。是看尽繁华,享尽荣耀后的回归;是意义之事已了的此生无憾。如果听的是暮年阿巴多的版本,可能会哭,那是一种释放,看透看开,一切归于平静,一种超越生命的平静。能深刻感受到一种超脱,敬畏。此生无憾,为他感到骄傲!


《马九》就像一个决堤口,经由它,源源不断的记忆冒出来。


想起13年刚刚来北京的时候,在中央音乐学院进修竹笛。有一门课,是副院长周海宏的音乐美学课。教室里有四个棒极了的音响,每次听都让我震撼,记忆深刻的是一次放的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七交响曲》片段。我感觉那是我当时听过的最震撼的音乐,一瞬间就被迷住了。从此开始疯狂的听交响曲,遇到马勒也是那个时期的事情了。

想起了那个时候的同学。一起上课下课,一起听音乐会,一起通宵唱歌,一起干的很多很多事。这些美好的记忆永远存在。

想起了有一段时间送外卖的经历。习惯走远,骑着电动车,一路听着音乐,特别爽,尤其是一次雨天出行,人少,稍冷,全副武装,听着马勒。那感觉,仿佛世界只有我和音乐。

想起曾经坐在公交车上,双层公交车,坐在司机的头上,没有目的地,一路走着,一路听着。

想起了一个人走在夜色大街上,走着,听着……

在这个环境里,我接受了自己的情绪,它在随着音乐流动。这是我打鸡血的方式。


这篇文章,也是在这样的夜色里完成的。

《马九》随想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马九》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