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印象之贺兰山岩画

2019-12-29 拍于银川


贺兰山岩画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2016年国家首批20家之一),是中国游牧民族的艺术画廊 。

银川印象之贺兰山岩画_第1张图片

贺兰山在古代是匈奴、鲜卑、突厥、回鹘、吐蕃、党项等北方少数民族驻牧游猎、生息繁衍的地方。他们把生产生活的场景,凿刻在贺兰山的岩石上,来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再现了他们当时的审美观、社会习俗和生活情趣。在南北长200多公里的贺兰山腹地,就有20多处遗存岩画。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贺兰口岩画。2018年4月13日,入围“神奇西北100景”。

银川印象之贺兰山岩画_第2张图片

2018年7月,宁夏公布参加“三群体”重点优抚对象优惠卡活动的景区名单,贺兰山岩画在列。

这是自远古以来活跃在这一地区的 羌戎、 月氏、 匈奴、 鲜卑、铁勒、 突厥、 党项等民族的杰作,时间大致从春秋战国到西夏时期。

银川印象之贺兰山岩画_第3张图片

贺兰山岩画在不同的地点有着不同的内容: 石嘴山一带以森林草原动物为主,如北山羊、岩羊、狼等形象;贺兰山一带多以形形色色的类人首为题材; 青铜峡、 中卫、 中宁一带的岩画则以放牧及草原动物北山羊为主。在贺兰山白芨沟等地,还发现了成片彩绘岩画,内容以乘骑征战人物形象及北山羊、马等动物形象为主。彩绘岩画的发现,为贺兰山岩画增添了新的内容和形式。

银川印象之贺兰山岩画_第4张图片

岩画内容

贺兰口距银川城50余公里,位于贺兰山中段的贺兰县金山乡境内,山势高峻 ,海拔1448米,俗称“豁了口”。山口景色幽雅,奇峰叠障,潺潺泉水从沟内流出,约有千余幅个体图形的岩画分布在沟谷两侧绵延600多米的山岩石壁上。画面艺术造型粗犷浑厚,构图朴实,姿态自然,写实性较强。以人首像为主的占总数的一半以上。其次为牛、马、驴、鹿、鸟、狼等动物图形。

表现形式

人首像画面简单、奇异,有的人首长着犄角,有的插着羽毛,有的戴尖形或圆顶帽。表现女性的岩画,有的戴着头饰,有的挽着发髻,风姿秀逸,再现了几千年前古代妇女对美的追求。有的大耳高鼻满脸生毛,有的口衔骨头,有的面部有条形纹或弧形纹。还有几幅面部五官似一个站立人形,双臂弯曲,两腿叉开,腰佩长刀,表现了图腾 巫觋的造型形象。

银川印象之贺兰山岩画_第5张图片

依据岩画分布状况,贺兰山岩画可分为三种类型:

山前草原岩画

主要分布于贺兰山北段的石嘴山区、惠农县境内。

山地岩画

主要分布贺兰山中北段,多凿刻于深山腹地的崖壁上。

沙漠丘陵岩画

主要分布于贺兰山南段 卫宁北山。贺兰山岩画一般分布在沟口内外山体上和沟口外洪积扇 荒漠草原上。

银川印象之贺兰山岩画_第6张图片

岩画范围

据调查,贺兰山岩画分布在宁夏贺兰山东麓三市九县(区),共27个地点。其中银川市境内的贺兰山东麓共有 12个岩画点,从北到南计有大西峰沟、小西峰沟、白虎沟、插旗口、贺兰口、苏峪口、回回沟、拜寺口、水吉口、滚钟口、红旗沟、柳渠口。

贺兰山岩画一般分布在沟口内外山体上和沟口外洪积扇 荒漠草原上。银川境内贺兰山岩画的分布,有着明显的 地貌特征。在苏峪口以北至大西峰沟,岩画多分布在沟口内外的山体上,山前洪积扇荒漠草原上也有大量岩画分布。而苏峪口以南至柳渠口,山体岩画数量很少,荒漠草原上几乎没有岩画分布。

银川印象之贺兰山岩画_第7张图片

特征

在沟口内外山体上的岩画,多集中在距离沟谷山根以上约10米的范围内,并呈片状分布。最高处的岩画不超过50米,其上则很少有岩画发现;沟口内的岩画,纵深分布在500米的范围内,数量以沟口为多,越深入沟谷,两侧山体上的岩画越稀少。在山前洪积扇荒漠草原上的岩画,有“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多磨刻在可以移动的独石和出露地表的立石上。从沟口到洪积扇,岩画的空间布局明显地呈现出由密集到疏稀的扇状分布特征。

银川印象之贺兰山岩画_第8张图片

动物图形构图粗犷,形象生动,栩栩如生。有奔跑的鹿,有双角突出的岩羊,有飞驰的骏马,有摇尾巴的狗,有飞鸟的图形和猛兽的形象,有部分人的手和太阳的画面,还有原始宗教活动的场面。

根据岩画图形和西夏刻记分析,贺兰口岩画是不同时期先后刻制的,大部分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北方 游牧民族所为,也有其他朝代和 西夏时期的画像。刻制方法有凿刻和磨制两种:凿刻痕迹清晰,较浅;磨制法是先凿后磨,线条较粗深,凹槽光洁。贺兰口岩画的题材、内容与表现手法都十分广泛,富有想像力,给人一种真实、亲切、肃穆和纯真的感受。众多岩画为我们了解和研究古代游牧民族的历史、文化、经济状况、风土人情提供了极为珍贵的文物资料,堪称是一处珍贵的民族艺术画廊。

银川印象之贺兰山岩画_第9张图片
银川印象之贺兰山岩画_第10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银川印象之贺兰山岩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