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摇摆在艺术家和搬运工之间

工作,是有高端低端之分的。

低端的工作,就像螺丝钉一样,不断重复,不太需要脑力,例如搬运工,一个搬运工在码头搬十年货,对这份工作的理解依然毫无变化。卖油翁可以把倒油倒地出神入化,但也就是增加了一点乐子。

高端的工作,有不确定性,需要脑力,比如艺术家。拿写字的作家为例,没有人喜欢流水线式枯燥乏味的作品,一个作家,哪怕是世俗作品作家(投稿给故事会,法制日报,写公众号的),也要面对不小的不确定性,做出自己的选择。上一部作品的反响不错,现在读者的口味是否变化?自己作品的内容是否过于敏感?要不要换一种故事线?要不要参与热门话题抢流量?

程序员这份工作,可以是高端的,也可以是低端的。996(每周六天,早九点到晚九点)是低端的(我不反对加班,但我反对把持续的无道理的加班说成是文化,这更像是没文化),谷歌的20%自由工作时间是高端的。为什么我要以工作时间的自由度作为核心指标来判断是否高端,因为只有有时间上的自由,才有使用脑力思考和选择的空间。要把这份工作搞得高端,需要老板认为自己的程序员是优秀的,有创造力的,不是一个代码搬运工,也需要程序员自己,认为自己是优秀的,时刻思考和提升自己的业务价值。

作为一个程序员,如果你工作地像个搬运工,可能是因为双方沟通(或观察)的结果是,老板认为这个工作不太需要创造力,或者老板均衡了效率和创造力,觉得效率的效益(多干活)大于创造力的效益(多思考)。

这样的思维会局限业务的发展,因为在信息技术行业,工具和流程还远远没有定型。编程语言自身还在不断发展,算法,开发流程,开发框架也在不断改进。新的工具和流程,意味着新的提升效率的机会,甚至是提升业务能力的机会。

想想淘宝,正是因为互联网才得以出现,而双十一可以支撑数百亿的交易量,也是因为随着持续的业务发展,淘宝的系统架构也在不断扩容。更不用说互联网医疗,智能交通这些可以把信息技术从生活辅助用品提升到生活必需品层次的新兴领域。现在,如果没有了微信和淘宝,我依然可以生活地不错,但是如果以后无人驾驶成了常态,如果互联网医疗成了常态,然后断网了,会像现在停电一样让我感觉无所适从,城市会瘫痪。如果信息技术地位提升到那种层次,会愁没有钱赚么。

在互联网之前,经济资源的配置是以地理位置为核心考虑的,这个城区有一百万人,配几个医院,几个商店,另外一个区五十万人,配一半就够了。而互联网会重塑一切跟信息交互有关的流程,本来的商店可能一个都不需要了,有一个大仓库和快递就够了,本来的医院也可以缩减,服务人员可以大幅缩减,医生自己开一个公众号管理自己的预约,在淘宝上出售自己的就诊时间。这样,那些缺乏关系留不到大医院的优秀医学院毕业生也有了出路。

而这些背后的东西,都要程序员码出来,抄出来,堆出来。自由工作时间这个概念源自于谷歌,但这其实是每个有追求的信息技术公司的必需品,因为这是这份工作对一个有追求程序员的尊重。

只有这样,才有希望维持那些脆弱的创造力,给机械化的工业社会带来新能量。

~~~

最近睡眠不好,早起码字,纯粹是给自己找事。

粗眉

二零一六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程序员,摇摆在艺术家和搬运工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