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欠周星驰一张电影票 周星驰也不欠你一个包袱

以前当学生的时候,临近考试呀交论文的日子里,我就会发现手头上的闲书和报纸特别好看,平时可能想不起来的电视节目也瞄了一眼就被吸引住了,不看简直就是一种痛苦。

就好像经历过挨饿的人吃饭特别香一样,有了想看不能看的痛苦做铺垫,所以闲书电视看起来真是格外的享受。

我看周星驰的 ”西游记2-伏妖篇” 就是这样的经历。我是在坐飞机回广州时发现机上有播这片子,当时整个航班我都在忙着学习多如牛毛的考试资料,不舍得花时间看片子消遣。只有在吃饭那20分钟里我打开看了开头,怕太入迷,连耳机都不敢戴,光看字幕。就这样,我都觉得哎呀,真好看呀真好看,考完试必须得看。

然后几天后在回程的飞机上,我终于看到了让我牵肠挂肚了好几天的西游记2。就着经济舱那小的可怜的屏幕,都让我看的那个全神贯注,乐不可支呀。我喜欢吴亦凡演的俊俏又有点酸萌的唐僧,觉得他演的好极了。我喜欢角色各自多达两个以上的形象变化,就好像我们的七情六欲,人性的复杂多变。电影里唐僧和孙悟空相爱相杀的情结和沟通方式,让我在那里看到了亲子关系,伴侣关系(职业病吗,笑)。我更喜欢粤语版生动的俚语和笑点。这些俚语是作为广东人的我平时不会说的,可是听到就想爆笑。还有姚晨的北方口音粤语配音,加上她的自带喜感,让人印象深刻。除了蜘蛛精和小善略奇怪的骨架(脸,胳膊和肩膀很细很窄是怎么回事),我觉得这电影拍的没什么问题。

我如此的喜欢这部戏,以致于后来搜索了一下影评,惊讶的发现怎么评价那么低。好多人都说演员选的差,没情节,不搞笑, 豆瓣上有个评论,“周星驰先生,我再也不欠你的电影票了”。

怎么回事呢?除了每个人的欣赏品味鉴别能力之外,是不是还有一些别的东西影响了观感?例如,期待值和觉得理所当然的信念。

周星驰是我们心目中的一代“笑神”,90年代末崛起的香港喜剧电影史上的创新型人物。他的作品,曾经带给了多少人巨大的欢乐和影响,我们曾经是那么的那么的喜爱《大话西游》、《大内密探零零漆》、《食神》、《逃学威龙》。。。 这些片子笑点之新奇,之密集,真是令人捧着肚子由头笑到尾。周星驰,就是无厘头搞笑的代名词。

我忽然意识到一点,好多年后的今天,当我去看周星驰的新电影时,我完全忘记了他的这个代名词。当我坐在狭小的座椅里选择看一部电影的时候,我关心的只是这一部电影好不好看,我会不会喜欢,我没有去想“周星驰的电影应该是很搞笑的”这个念头,我甚至没有这部戏一定必须是喜剧的意识。

世上哪有那么多的“应该”。“周星驰的电影就应该是全场捧着肚子笑到疼的”,和“我对你这么好,你就应该是欠了我的”一样,这样的“应该”害人不浅。有太多人,背着“我应该怎样怎样的,我应该做这个的”这些包袱,在头脑里固执的抱着理所当然的思想。当与现实的能力与处境冲突的时候,就会失望痛苦焦虑。

“孩子应该听话”,“我的辛苦他应该体谅”,“我的功劳他们应该感激”等等,试着在生活中放下那些让你失望痛苦的“应该”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不欠周星驰一张电影票 周星驰也不欠你一个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