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云飞
“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规矩,还是得深深地立在我们的心底,不能随着影厅关闭光源而轰然倒塌,不是吗?
你和小女友在影厅里看电影,有人却在监控器里看着你。
对喜欢在公众场合秀恩爱的情侣们而言,卞之琳的《断章》仿佛不再是“明月装饰了窗子,你装饰了别人梦”的悠远情思,而是晴天霹雳般地“被窥视”。
在看似私密空间的亲密举动,突然暴露在“阳光”之下,这种“赤条条”的感觉一下子击倒了不少人。无所遁形的恐慌情绪,开始蔓延。
如果不是网友“草图君”的深夜闲聊,所谓的“行业小秘密”似乎就不会大白天下。一位在影院工作的网友po出截图,图中的影厅细节清晰可见,文字更是让有“作案前科”的网友们心惊肉跳:“不要在电影院干羞羞的事情,里面都是夜间摄像头,顾客的脸看得一清二楚(再次科普,来自一个看过监控的工作人员)有多清楚你们自己看。”
用“捂脸”的颜文字表达的一段话,更能挑逗起围观者的情绪:“你在电影院做过的事,其实放映员和监控都知道,图片说明一切!望各位同学珍重,据说有一次要不是放映员及时阻止,有一对情侣都要把衣服脱了。”
超过五位数的评论、转发、点赞,证明了围观群众对桃色话题的极大关注,也侧面了折射出在电影院“羞羞”的情侣们并不在少数。
然而,在外人看来的“行业秘闻”,实际上只是放映行业早已实行多年的惯例。这一点,在武汉、杭州、青岛等多个城市影院已得到证实。
短时间内,影院经理们被频繁问及监控摄像头,做出一遍又一遍地解释。
假如你在影厅不慎遗落手机、钱包等贵重物品,监控探头无疑是找寻失物的利器。
或者影厅里发生口角扯皮甚至上演全武行,监控或许能还原事实真相。
更何况,放映员们还需要根据监控查看观众入席离席情况,调整放映技术参数——就像你在不同影院看3D电影,银幕的亮度会各有不同一样。
还有一个功能是普通人难以想到的,防止盗录、防止偷漏票房。
总之,看似“天眼”一般的影厅摄像头,功能确实繁多,但没有一条是为了“窥私”。
更何况,所谓的“360无死角”监控更多是为了迎合网络传播的夸张与极化。不少影城已经确认,高清红外监控成本过高,只有极少影城会安装。而绝大多数影城,为了正常放映压根就没必要去看清楚观众的脸。
事实上,影院监控摄像在社交媒体病毒式传播的背后,并不仅仅在于有被窥视可能的尴尬心理,还来源于对普通观众对过度亲密行为的愤怒指控。
如果要评出最招人讨厌的观影陋习,“情侣做不可描述的事”绝对榜上有名。看看这些让人抓狂的行为,几乎是每个观众或多或少都曾吐槽过的:
柔软的影院座椅比家里的床更催眠,富有节奏和韵律的鼾声在影厅里此起彼伏不能更销魂。
影院还是某种足浴会所,有人欲脱鞋脱袜而后快,混杂着汗味脚臭的evil smelling漫溢开来。
还有手机重度依赖症患者,进场迟到开着手电筒,拍照开着闪光灯,电话一个接一个也不忘带着大嗓门。
自动配音和大声剧透也是某些观众的一大癖好,潜藏着某种难以名状的炫耀心理。
至于带着娃看动作片爱情片的家长们,肯定是深谙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的道理。
如果说带有奇怪气味的榴莲泡菜烧烤汉堡只是魔法攻击,那么不间断地抖腿踢座椅就是赤裸裸的物理暴击。
还有让人尴尬癌发作的情侣们,这些不懂“发乎于情而止于礼”的热恋的人儿,视若无睹旁若无人地把影院当做情趣套房,尺度大得惊人。
难怪网友们开始暴走:“真想不明白又不是你俩包场前后左右还那么多人就好意思亲来亲去的,甚至能从开场一直磨叽到电影结束简直让人尴尬死。”
发生在错误次元的私密行为,早已脱离了个人隐私的范畴。尤其是在人潮涌动的电影院——当人们愿意在大庭广众之下秀恩爱,这种行为本身就并不再具备私密性。
公众舆论能否接受,是社会对爱情表达方式的宽容度问题,它落在道德范围内,而不应该由法律来强制规范,因此并不涉及隐私权。
更何况,在当下,影院里“情侣间不可描述的事情”本身具有负向的外溢性。
二战结束时,美国水兵与护士在街头深情接吻,庆祝人类浩劫终结,感动了无数人,由此成为摄影史上的经典之作:而不及他人感受的过度亲密行为,频繁出现放在影院等公共空间之中,本身说明对神圣感情的轻浮之态。
行为与场景的错位,让你侬我侬的甜蜜爱情,变成了一场丝毫不顾及他人感受的情感表演,招致反感也在所难免。
福柯有全景式敞视机制理论,或许可以给“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情侣们一点点建议:由于现代社会媒介的过度繁荣,人们都处在监控无处不在的“圆形监狱”里,这时候,置身其内的人们往往会因为意识到监视无处不在,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
别有受迫害妄想症,监控真不是为了看“羞羞”的事情。不过呐,“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规矩,还是得深深地立在我们的心底,不能随着影厅关闭光源而轰然倒塌,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