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

千百年来,华夏文明孕育了无数杰出的诗词文人和忠臣名将,然而专门用一个节日来纪念的人物却只屈原一人,无论是中国大陆还是台湾,对屈原都有着高度一致的认可,屈原还被评为世界“四大历史文化名人”之一,为何独屈原尔?

在纷争不断的战国时期,各国都想一举消灭诸国而一统天下。屈原生在楚国一个没落的官宦之家,从小熟读历史、博闻强识,经常深入市井,体恤民情,看到人民忍饥挨饿的艰难生活,屈原在心中种下了要让天下太平、百姓安乐的理想。从那一刻起,这个理想就不曾再变过。

屈子的才能远近闻名,当时的楚王得知其名专程派人请其入仕,就这样,屈原开始了他在楚宫的政治生涯。入宫之初,他作为太子的陪读,这太子就是后来的楚怀王。二人年岁相仿,感情甚好,屈原将满腔的政治抱负都寄托在这未来的君主身上。只可惜登基后的楚怀王优柔寡断、轻信谗言、是非不辨、黑白不分,在他的统治下,奸吝为政,小人当朝,一身正气满腔热情想振兴楚国的屈原却被贬流放。眼看着国家在风雨中飘摇,自己被贬他乡心乱如麻却无能为力,《离骚》就在这第一次被流放时所作。

尽管被贬他乡不在君王两侧,屈原心系的仍然是楚国的国运,挂念的仍是天下苍生,为了人民能有安定富足的生活,一定要让楚国统一天下的信念一刻也不曾动摇过。

日渐强大的秦国对其余各国来说都是巨大的威胁,楚国朝中逐渐分出亲秦派和抗秦派。亲秦派几乎都是唯利是图之辈,只顾保住自身眼前的荣华而全然不顾百姓的死活,然而这类人却在楚宫占了大半,可见当时楚国内部之腐朽。楚怀王又越发成为一个毫无主见的、出尔反尔的昏庸之徒,楚国的国运日渐衰落,城池渐失,几百年繁盛的南楚基业一溃再溃,眼睁睁看着这一切的屈原心中有无限的愤懑,但终究抵不过朝中自私狡黠之辈,空有满腔治国情,无奈竟无回天力。

即使被小人谗言所害,即使被驱逐朝廷之外,即使颠沛流离一生劳苦,屈原对楚国发自肺腑的热爱始终不曾动摇,那份“哀民生之多艰”的大情怀始终没有改变,一颗振兴楚国的雄心在屈原体内熊熊地燃烧。

这万千的思绪终究只能化作纸上的文字,字里行间都是屈子对楚国的热爱,对人民的关切,对小人的厌恶,对国运的忧思,而全然不见自己的不幸遭遇,他的心里只在楚国和人民,甚至没有心思理会小人的陷害。正是这样的大胸襟、大情怀,千百年来为华夏儿女所颂扬。一说起爱国诗人,屈原当之无愧数第一。

最终怀沙沉石,不是哀叹自身命运不济,而是眼见楚国日渐消亡,最终决绝地以身殉国。这位老人随昔日的楚国去了,他的名字却永远镌刻在历史的长河中。

你可能感兴趣的:(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