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面试到跑路--蚂蚁实习小记

面经篇

    面经链接:https://www.nowcoder.com/discuss/179458

实习篇

    鉴于实习期间天天写日记周报,因此不想在这里写太多零碎的业务相关的细节,就从整体上谈谈收获和遗憾吧。

    收获:

    - 体验了一波和大佬们共事的感觉,无论是沟通、Code Review还是表情包(雾),都别有一番滋味。

    - 接触了相对来说最前沿的有实践意义的前端技术栈。(这里强调实践以排除一些实验性质的Draft。)

    - 对很多事情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包括且不限于:自己、996、CSS动画的潜力。

    - 自然地,技术有一定进步,具体多少不太好量化。

    - 对git特别是rebase的使用有了更多的自信。

    - 对围城-真香联合定律的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

    - 明白了使用者会多么痛恨只造轮子不写好文档这种行为。

    遗憾:

    - 好像也没啥遗憾的。

跑路篇

    写在前面:本段可能包含大量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无病呻吟,不建议阅读。本人只阐述自己的想法和自己的选择,不否定其他人的选择和想法,如有冒犯敬请谅解。阅读之后如不喜欢,请直接喷;若不幸产生共鸣引发跑路想法,本人不承担任何后果。

    大抵是在实习第六周的时候突然就决定要跑路了,种子可能在很久之前就埋下了,可引爆点是啥,已经记不真切了。或许是因为看了早年自己写的一篇文章,或许就是累了。当时在牛客上发了个贴子,有相似想法的人还挺多。当然这里面有围城,很多在互联网公司实习的同学都想跑路去加班少的公司,很多在国企实习的同学表示秋招想换地方;也有幸存者偏差,选择转正留用的同学,也不会在牛客上发声吐槽。

    若要留下,其实有一万个理由:蚂蚁技术氛围好,技术实力强,做事有成就感,师兄们人都很好,团队氛围好,等等。而在跑路这件事情上,我只有一个理由:希望在工作和生活之间能有更好的平衡。不幸或幸运的是,这唯一的一个理由打败了其他所有,于是我跑路了。

    说来可笑,来蚂蚁前,我一直都把加入BAT当作梦想,也认为自己能接受加班,可惜我还是低估了蚂蚁的工作强度。如果在今年之前,在我还是一个24年陈的单身狗的时候,我也不至于有这么多顾虑,可如今我不得不思考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和一些师兄聊过,在蚂蚁无非是两点,钱多、有成就感。我不确定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一开始钱是主因,等到钱无法带来更多的满足感的时候,成就感就成了支撑工作的后续动力。不过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一定需要这么多钱么?姑且把消费划分为两类,欲望和包袱,吃顿好的是欲望,买房生娃养老是包袱。欲望是可以克制的,而且我以为,随着欲望的膨胀,消费单位货币带来的满足感是会下降的。包袱在一定层面上是可以选择的,赡养老人,请保姆是一种方式,亲自陪伴也是一种方式,教育孩子,买学区房是一种方式,选择一份闲暇多的工作言传身教也是一种放松,孰好孰坏,见仁见智。至于成就感,倒有些虚无缥缈。不过成就感一定要从工作中来吗?我看是未必的。诚然我是很享受修复一个BUG、写一段漂亮代码的过程的,但我也享受啃完一本大部头的快乐。另外,依赖工作的成就感对我来说有一种副作用,当我下班之后,深夜孤身一人回到出租屋里,疲惫和空虚骤然涌现,其中寂寞,是再多的成就感也挡不住的。

    最近又爆出几起阿里员工的家庭问题,我同学问“为什么阿里这种新闻特别多”、“腾讯头条咋都没这种新闻”,我答不上来。在夏令营的时候,也有同学向高P大佬提问工作与生活的问题,大佬们坦诚工作和家庭确实给工作让步了,但他们的家人能够支持和理解他们。这是成功者的例子,可我当时就想问:那有没有长期加班引发家庭悲剧的例子呢?如今看来这个问题的答案有点不言自明了。

    当然,把加班和家庭问题等同起来,那是没有逻辑的,可是“幸福的家庭都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长期的加班会不会成为触发不幸的一味引子呢?阿里的价值观强调“用户第一”、“拥抱变化”,然而资本追求的是利润率的最大化,是压榨剩余价值,像这样的企业价值观是没法温暖家庭关系的。十万员工的奋斗使阿里成为了极具生产力的现代商业机器,但其中每个个体的悲欢,又有多少人关心呢?机器中报废之后淘汰下来的零件,又能去向何方呢?

    末了,还是得强调,以上这些都只是我个人的想法,带了一点点悲观色彩,我尊重其他人的选择,敬佩和祝福在阿里奉献青春的师兄师姐们,我选择了另一条路,所以我离开了。很久之前我就确信,活着的意义只在于活着本身,所以无论将来如何,我也无悔今天的选择。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面试到跑路--蚂蚁实习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