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156--《被讨厌的勇气》-阿德勒的哲学课

打卡156(十二月第五周) 

                        读书笔记156--《被讨厌的勇气》-阿德勒的哲学课

                                                                                                             2020年11月1日第1次阅读

                                                                                                                                    可读性85分

                                                                                                                                        岸见一郎

读书笔记156--《被讨厌的勇气》-阿德勒的哲学课_第1张图片

       什么是阿德勒的哲学?哲学是个高深的词,我下载了两张图片在文首,如果你能参透这两张图,那以后也就可以自诩为阿德勒哲学的门徒了。

读书笔记156--《被讨厌的勇气》-阿德勒的哲学课_第2张图片

       这第一张图,是一张世界地图,大家看起来是不是怪怪的,世界是世界,但就是感觉不是自己日常所认知的世界,而下面这张就顺眼多了。

读书笔记156--《被讨厌的勇气》-阿德勒的哲学课_第3张图片

       对,没错。

       第一张是法国人用的世界地图,在法国使用的世界地图上,美洲大陆位于左端,右端是亚洲,被绘制在地图中心的是欧洲、是法国。

       另一方面如果在中国使用地图,那么中国就会被绘制在中心位置,美洲大陆在右端,欧洲在左端,也许法国人在看中国版世界地图的时候,也会产生一种难以名状的不和谐感。因为自己被非常不当的感到了边缘,仿佛世界被任意切割了一样。

       在地球仪上看世界的时候又是如何?如果是地球仪,既可以把法国看作中心,也可以把中国看作中心,还可以把巴西看作中心,一切地方都是中心,同时一切地方又都不是中心。根据看的人所处的位置和角度,可以产生无数个中心,这就是地球仪,这也是我所理解阿德勒心理学的精髓所在。

       就像井水的温度是恒定的,常年在18度左右,这是一个客观的数字,无论谁测都一样。但是夏天喝到的井水感觉凉爽,而冬天饮用的就感觉到温润,温度恒定在18度,但夏天和冬天饮用的感觉却大不相同。


     一、自卑的哲学

       阿德勒在否定心理创伤学的时候说了下面这段话:“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阿德勒的理论说,并不是说遭遇大的灾难或者幼年受到虐待之类的事件,对人格形成毫无影响,相反影响会很大。但关键是经历本身不会决定什么,我们给过去的经历赋予了什么样的意义,这直接决定了我们的生活。这也是前段时间自己所学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的“ABC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我们也要警惕陷入“阿Q”式的臆想。记得年少时读徐志摩的书,他其实总结的很清晰——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也像我们常说的“改变我们能改变的,接受我们不能改变的”,其中奥义在于争取与接受的选择与变换节点。

       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你自己。我的人生决定于——此时此刻。

      阿德勒断言人的烦恼皆源自人际关系,而且越自负的人越自卑。

      这就是自卑情结的这样一个侧面。那些用语言或态度表明自己自卑情结的人,和声称:“因为有A所以才不能做到B的人”。他们的言外之意就是:“只要没有A,我也会是有能力有价值的人。” 

       如何去弥补自己所欠缺的部分呢?最健全的姿态应该是想要通过努力和成长,去弥补欠缺的部分。例如刻苦学习、勤奋练习、努力工作等。但是没有这种勇气的人就会陷入自卑情结。

       例如对学历有自卑的人,就会产生:“我因为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之类的想法”,而且还会进一步通过:“如果有高学历,其实也很容易成功”之类的话来暗示自己的能力。意思就是:“现在只不过是被学历低因素所埋没,真正的我其实非常优秀。”

       越是自负的人越自卑,表现得好像自己很优秀,继而沉浸在一种虚假的优越感之中,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

       阿德勒说:如果有人骄傲自大,那一定是因为他有自卑感。如果真正的拥有自信就不会自大,正因为有强烈的自卑感才会骄傲自大。那些自大之人,其实是想要故意炫耀自己很优秀,担心如果不那么做的话,就会得不到周围的认可。这完全是一种优越情结。

       例如:“那些想要骄傲于自我业绩的人,那些沉迷于过去的荣光,整天只谈自己曾经的辉煌业绩的人。”对这点我深以为然,身边有过这样的一位友人,用阿德勒的理论分析正是此理。


     二、教育的哲学

       遭受过父母虐待的孩子,有时会误入歧途、逃学,甚至会出现割腕等自残行为。如果按照弗洛伊德的原因论,肯定会从简单的因果律角度归结为:因为父母用这样的方法教育,所以孩子才会变成这样。就像因为不给植物浇水,所以他们才会干枯一样,这的确是简单易懂的道理。

       但是阿德勒的目的论,不会忽视孩子隐藏的目的,这就是——报复父母。如果自己出现不良行为逃学甚至是割腕,那么父母就会烦恼不已。父母还会惊慌失措、痛不欲生。孩子正因为知道了这一点,所以才会出现问题行为。孩子并不是受过去的原因、家庭环境的影响,而是为了达到现在的目的——报复父母,是为了让父母烦恼才有问题行为。

       阿德勒的理论说:无论是希望特别优秀,还是希望特别差劲,其目的都只有一样——引起他人的关注,脱离普通状态成为特别的存在。

       例如有些问题,儿童在上课的时候通过扔橡皮或者大声说话来妨碍上课,如此一来肯定会引起同学和老师的注意,此刻其就可以成为特别的存在,但这是廉价的“优越性追求”,是一种不健全的态度。“复仇”和“廉价的优越性追求”很容易联系起来,这就是让对方烦恼的同时,还想成为特别的存在。

       所以有时教育孩子不是说的多,也不是说的少,而是要找到沟通频次的平衡点,找到孩子的自尊与自我课题感,从而说得巧。


     三、感情的哲学

       阿德勒的理论说:并不是因为无法容忍A的缺点才讨厌他,而是你先有要讨厌A这个目的,之后才找出符合目的的缺点。

       例如:处于恋爱关系的人,分手的时候。在恋爱或夫妻关系中,过了某个时期,有时候对方的任何言行都会让你生气,吃饭的方式让你不满意,在房间里的散漫姿态令你生厌,甚至就连对方睡眠时的呼吸声都让你生气。尽管几个月前还不是这样,这是因为已经下定决心要找机会结束这种关系,继而正在收集解除关系的材料,所以才会那样感觉。对方其实没有任何改变,只是自己的目的变了而已。

       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源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的改变。

       辨别是谁的课题的方法也非常简单,只需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自己将这个理论变种到了管理当中,时常跟同事交流并跟员工传递这个观念。“在意你脸的只有你自己。”这一句话道破了课题分离的核心。

       阿德勒:“人只有在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能获得勇气。”

       犹太教义中有这么一段话:假如有10个人,其中势必会有1个人无论遇到什么事都会批判你、讨厌你,你也不喜欢他,而且10个人中也会有2个人能够成为与你互相接纳一切的好朋友,剩下的7个人则两者都不是。

       这种时候是关注讨厌你的人,还是聚焦于非常喜欢你的那两个人,亦或者是关注其他作为大多数的7个人?缺乏人生和谐的人,就会只关注讨厌自己的那个人,来判断世界。而我们只要学会关注另外的9个人,是不是人生的很多问题就解决了?(标注1)

       如果拿放大镜去看用粉笔画的实线,你会发现原本以为的线其实是一些连续的小点,看似像线一样的人生其实也是点的连续,也就是说人生是刹那的连续,是现在这一刹那的连续,我们只能活在此时此刻,我们的人生只存在刹那间,这也是之前所读埃克哈特·托利所著《当下的力量》理论支点之一。

       比起别人如何看自己,我更关心自己过得如何。“不想被人讨厌”是我的课题,但“是否讨厌我”却是别人的课题。

这段是岸见一郎对阿德勒哲学解读的中轴所在,也是这本《被讨厌的勇气》之名的由来。

虽然“对话式文体”如有师在侧、如有友在临的体验,但这是一篇很不好写笔记的书。《论语》、《理想国》等都属于此类,对话体文章充满了互相提问与解答,却又文意延展、很难摘抄,只能自行总结。但这种书籍让你必须自己分辨,谁说的对、谁说的错。“学而不思则罔”在读这本书时是不存在的,因为你需要全程思考,所以这也是一本读起来很累的书。

如果是走马观花的猎奇式读书,此书不读也罢。古人云:“雪夜读经书”,而这恰恰是读这类书所需要的“场景”与“心境”。相信我,这本书甚至这篇笔记都读起来不这么好懂,需要你保持“雪夜读经书”的感觉方能有所斩获。


2020年11月29日·徐州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笔记156--《被讨厌的勇气》-阿德勒的哲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