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_第1张图片

女性和爱情似乎有着天生的关联,一见生情或是日久生情,女性需要一种冲动,跨越横亘的那条线。这种冲动往往束缚在所谓的“政治正确”里,爱情本来是一种本能,不是一种物什,更无法用正确与否来衡量。

“一个女人一生里确有很多时刻,会使她屈服于某种神秘莫测的力量之下,不但违反本来的心意,又不自知其所以然,这种情形实际上明明存在着;硬不承认这种事实,不过是惧怕自己的本能和我们天性中的邪魔成分,想要掩盖内心的恐惧罢了。而且,许多人觉着这么做很可自慰,要这样才感到自己比‘易受诱惑的人’更坚强、更道德、更纯洁。”

茨威格对于女性的刻画和描写不逊色于女性自身对女性的描写和理解,相比起《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通篇对女性的心理描写进行透彻的解说,《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更着重对人物的外貌、言语、动作、神态进行细腻地描写,当然对于女性心理的刻画也是独一无二的。在这两篇小说中,前者讲述了一个美丽的女人在与“他”偶然邂逅之后,从此自己的一生似乎都围绕这个男人展开,尽管最后以悲剧收场。她很美,几乎所有见过她的人都难以忘记她的美貌,但“他”在几次相见之后依然只是把她当做一个一夜情的对象,最终回忆起来也只是零散的碎片。“我们的孩子死了”这句话在文中出现多次,每每在行文进行一段后,这句话又再次出现,这似乎是女人的一种报复,企图以此来刺痛“他”和读者。而读完这封信,男人似乎有点无情,女人似乎太多情。有人猜测这是茨威格自己经历过的一件事,是也罢,不是也罢,但作者描写女性的手法可谓出神入化。

与之相比,后者对女性自由追求爱情的态度立意略显老套,但行文却让读者感到新意。一位六十七岁的妇人向一位支持女性为爱私奔的年轻人讲述自己在年轻时候与一位赌徒的羁绊。茨威格描写这位夫人的外貌,“白发苍苍”“娴静高雅”“端庄”“和蔼可亲”“雍容高贵”,这些修饰词仅从语言上看来并不能给人以真切的感受,真正让人领略到这位风韵犹存的妇人的魅力的是她的言辞谈吐间透露出来的气质修养。亨丽哀太太抛下自己的丈夫和孩子,与一位帅气的登徒子私奔了。这件事情引起了公寓里的一阵骚动,公寓里女人们和男人们纷纷猜测议论,“我”和C太太站在矛盾的对立面。

“按我个人的看法,一个女人与其象一般常见的那样,偎在丈夫怀里闭着眼睛撒谎,不如光明磊落地顺从自己的本能,那倒诚实得多。“我”从一开始就站在一个陷入爱情的女性的立场上,支持女性跟随爱的本能。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达到自我实现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解决问题能力增强,自觉性提高,善于独立处事,要求不受打扰地独处,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为满足自我实现需要所采取的途径是因人而异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在努力实现自己的潜力,使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百度百科)

而小说中对于爱本能的追求对于上层社会的女性来说则是一种对自我价值实现的追求。小说一开始的“私奔”事件,大家一致认为,在短短的两个小时里,情奔是不可能的。就连“我”刚开始提出一种相反的观点也只是一种猜测,在后来却忍耐不住反驳那位德国太太过分的说法。在“我”看来,像德国太太的指责,完全是对自己内心深处对爱本能的恐惧,这种恐惧产生的错觉获得一种自我感觉,比那些易受诱惑的女人更加纯洁高尚。

C太太对亨丽哀夫人的“私奔”行为的尊重,则是出于自己年轻时有过同样大胆追求爱情的经历,尽管这场仅仅持续了二十四小时的爱情最终获得尽是失望和对家人的羞惭。C太太在讲出这个故事之前,内心对这段经历感到压抑和不安,整个社会对女性的导向使C太太曾经觉这是一段不光彩的过去,倾诉之后,像是找到知音一般。

“她那么站着真像是一位少女,往事的回忆使她惶惑,自己的供述令她羞惭,她像新嫁娘一样有些腼腆局促了。”最后对C太太的外貌描写与一开始和蔼端庄的妇人形象相比,更像是一位怀春的少女。“微露羞赧””心情惶乱”“泛起一层霞晕””惶惑““羞惭”“腼腆局促“,与其说爱情使女人变得年轻,不若说是对爱本真的追求让女性成长,让女性更具可塑性。

24小时,1440分,86400秒,在一个女人的一生中微不足道,一种对轰轰烈烈的爱情的追求,也许不曾有过激情的人,在情感爆发的顷刻间,抛却所有,只为那一瞬间的动情,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有时,二十四小时就可以决定一个女人的一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