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育智慧从哪里来》(7)

2021.5.19        星期三        雨

为了解决某个问题,我们先要尽可能周全地了解情况,占有材料,然后根据这些材料提出种种归因假设,有了诊断就可以开药方试试了,于是采取措施对学生及其家长进行干预。再根据反馈回来的干预结果,调整假说,调整诊断,调整药方,如此巡回往复,认识不断深入,问题也就逐渐得到解决。这就是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的基本思路和过程。

孩子的任性和意志薄弱,这两条迁移到学校来就是厌学,因为写作业是艰苦的事情,需要意志,不能任性。事实上,越是会的东西,才越可能出错。其实对孩子的正确要求应该是尽量少出错。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上游。上游不停地下着厌学的暴雨,教师在下游想凭自己的身躯堵住汹涌的厌学洪水,恐怕惟有壮烈牺牲而已。所以教师必须学会追根溯源,追根溯源就是研究、探究,就是科研。教师必须学会指导家庭教育,帮助家长变成明白人。

当一个孩子变成异类的时候,他会感到孤独。设计某种情境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最重要的教育方法。相比较而言,那些只会每天和学生较劲的老师,就有点儿匹夫之勇的味道了。

学生哪一科学得好,老受表扬,哪一科目学得不好,老受批评,他就会本能地把更多的努力投入到能受表扬的地方,于是强项更强,弱项更弱。不要企图培养完美的孩子。

有一个谚语说:你要想让谁养鸟,你就送他一个鸟笼。给学生这样一个鸟笼,等于告诉他:你该养一只鸟了,你已经具备了养鸟的条件。于是它就真的养了一只鸟(成绩提高)。心理学上把这叫做正强化。这个做法比赏识教育要具体形象,它是暗中起作用的,弄假成真。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刺激了学生的上进心。

教师要把分数这东西看透。分数是什么?它不过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工具而已。老师要多掌握几种战术,鸟笼战术使用几次就可以总结出经验,什么孩子用这种办法灵,什么孩子用这种办法不灵。于是专业水平又提高了一步。

学生拿病说事,倚病卖病,这样下去就可能会变成学校恐惧症,那就成了边缘生了。

孩子倚病卖病,显然是家长闹的。孩子有点毛病,家长就了不得了,大惊小怪,超重点保护,倍献殷勤,该管的地方也不敢管了,不该放纵的地方也放纵了。孩子就会发现有病是一桩美差,得病大有经济效益,有病就有理。

孩子的毛病主要出自家庭,教师其实是在配合家长做工作。家长如果继续娇惯孩子,强化他的坏习惯,却希望学校老师帮助改过来,那实在是幻想。所以,老师要让家长知道卖病心理学,绝不可以因为孩子有病做无原则的让步,否则将来孩子要价越来越高,家长麻烦可就大了。

学生想家,至少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对家庭太依赖了;另一种是对学校太害怕了,想家只是借口而已。其实这种孩子得的不是恋家症,而是学校恐惧症。缺乏研究精神和反思意识的教师,遇到这种情况,往往会把责任完全推给家长。学校如果温暖,孩子的想家现象是比较容易克服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教育智慧从哪里来》(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