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框架下对亲子教育的探讨

目前我最关心的,或者说最花精力专注的,是两个孩子的教育。试着用DISC来探讨一下如何提升教育质量的问题。

D是明确目标。在育儿的路上目标是基础,是核心!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目标和理念,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任务和标准,亲子教育当然需要有目标。这个目标是什么呢?让孩子掌握更多的技能,或者让孩子有更好的成绩,还是让孩子拥有人际交往的魅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感觉,父母站在越高的制高点上,视角越宽,选择越多,内心越富足。我们应当以动态的、长远的、具有前瞻性的目光来看待教育目标这个问题,而且必须按照以终为始的原则来制定教育目标。以前还不太清晰,随着学习的深入和涉略的广泛,尤其是读了芬兰的教育思想后,我开始慢慢地明白,应当以优秀的品格、良好的习惯和正确的思维方式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在这个基础上,尽力帮助孩子找到自己人生最适当的位置。所有的教育都围绕这个目标来制定计划,将其细化于点点滴滴。有了这个目标,很多时候就可以不再执着于一时一事,会用从容的心静待花开!

I是善用激励。孩子恰当的三观是建立在其稳定的高自尊水平上的。很少有低自尊的、或者不稳定的高自尊的孩子能够成就优秀的人生。稳定的高自尊水平从哪里来?孩子天生不需要外在的肯定就能自我认可吗?当然不是!在幼年时期,经常性拥有客观的中肯的激励的孩子,才能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建立起稳定的高自尊水平。因此,父母善用激励特别重要!善用激励,一方面表现在父母能够透过结果去肯定孩子的行为动因,这能够让孩子明白什么才是真正受重视和赞扬的。比如孩子很快完成拼图,如果家长只是赞美孩子很聪明,这么快完成拼图,那孩子下一次再玩拼图时,一定会选择难度低的来完成。相反,如果父母在第一次时赞美孩子有探索精神,用心去完成,那么第二次拼图时,他就会选择更难的来挑战。另一方面,善用,表示这个激励是恰当的,而不是高于孩子实际情况的一厢情愿。比如,孩子不喜欢画画,根本是在敷衍而完成画作,父母却惊为天人,鼓励孩子成为出色的画家,这就不仅起不到激励的效果,反而让孩子更厌恶画画。

S是切实支持。支持的纬度里,我觉得应该包含三方面的内容:第一,是聆听。无论是《人性的弱点》还是《富兰克林自传》都反复强调一个观点,要善于聆听。父母尤其要学会耐心、用心聆听孩子的声音,并且能与之深刻共情,而不是用自己的感受来决定孩子应当怎么做,不应当怎么做。同时,要做好回应。我们要有区分什么情境作什么样的回应的意识。第二,要根据孩子的八大智能的优势来了解如何提升孩子的素质。不要盲目去给孩子报兴趣班,要因材施教。在强化优势智能方面,尽可能地去寻找更多优质的资源,让孩子得到长足的锻炼。第三,要多带孩子们外出游历,观世界才有世界观,培养孩子广阔的胸襟和富足的心态,激发孩子的内驱力,让孩子为了拥有美好而持续努力!第四,是躬身入局,切实成为孩子的榜样!身教大于言传。父母希望孩子成为怎样的人,首先自己要成为那样的人。把“你去做什么”变成“我们一起来做什么”,效果会更好。众人皆知陪伴重要。但陪伴是什么?是和孩子在一起,还是和孩子在一起做?只是和孩子在一起,因为不参与孩子的世界,对孩子依然一无所知,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这是陪伴吗?不喜孩子之所喜,不知孩子之所知,又如何能引领孩子,激励孩子?懂,才有资格说爱。一起做,才称得上陪伴!

C是科学养育。养育孩子不是随心所欲就能做好。我们需要掌握科学的喂养方式,给孩子健康的身体;我们需要掌握孩子的生长发育敏感期,在每个敏感期做恰当的引导;我们要掌握孩子的学习规律,知道哪个年龄段的孩子应该如何学习;我们要掌握孩子的运动引领,用先进的方法激发孩子的运动热情;我们要掌握孩子的气质类型,为孩子做适当的目标规划。我们要学习正面管教,我们要学习自我关怀,我们要学习如何提升学习力,我们要学的很多很多。只有终身学习,提高养育的科学含量,才能提升教育质量。另外,一定要及时反思,保持觉察。强化做得好的,对做得不好的一定要问为什么,以及下一步!


教育孩子,要和善(S)而坚定(D),要乐观(I)且严谨(c),往对的方向持续做对的努力,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你可能感兴趣的:(DISC框架下对亲子教育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