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的发生及其本质 2020-03-14

意识的发生及其本质

 智者说

 

因为有较高级的意识,人方才区别于一般的动物。人的意识是心理现象或者说精神现象的总和。意识与观念、意念、思想等,都属于精神世界的东西。静态上,它是指一团思想,动态上,它是指一个精神活动的过程。单纯就字义而言,“意”有意思、意义的含义,而“识”有识别、认识的含义。意识本身往往还附加着一定的感情色彩,或者说感情因素。在意识的显现过程中,还表现着突出的状态特征——当意识焦距于一点时,我们可以体会到注意力;当意识体现为一定的倾向性的时候,我们可以体会到意志、意念。随着物理学的发展,有的人把人意识想象为波动的粒子,可以远距离地发生共振甚至意念做功。

意识包括明确存在着的显意识,还包括不易为人察觉、不自知、沉睡着需要唤醒、或者在不经意间突然凸显出来的潜意识。

意识是流动着的。意识在流动中适应着大千世界的运动与变化,同时显现出自己的丰富性。

那么,意识究竟是如何发生的?

按照唯心主义的解说,意识的产生源于内在的心,即神秘的灵魂;按照唯物主义的解说,则是源于物理的物。意识的产生内在的原因来自于属于物理的大脑及其神经元。

关于意识的产生,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还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唯心主义强调心即灵魂的自我生发,而唯物主义则强调外部刺激的重要作用,是人的认识器官对外界反应(映)的结果。

在意识的产生过程中,内在的心与外在的物及其刺激都是不可或缺的依据和条件。意识的生成是主观与客观交合圆融的结果。好比雌与雄,父与母,没有任何一方都不可。如果偏执于主观或者客观原因,就如同一对离婚的父母,各自强调孩子单纯是自己的一样可笑。

意识的产生无疑具有物理意义上的物质依据。譬如,当人的大脑受到损伤之后,意识便受到了影响。甚至会变成植物人。譬如,吸烟、吸毒对于人的神经具有刺激性的兴奋作用,从而对意识产生影响。当我们的手被烫了以后,我们会产生疼痛的意识。我们说,某人是在用屁股思考,而不是用脑袋思考,本意是在影射某人的思想观点受个人利益所左右。这其实已经是在表明,思考是由特定的物质,即脑袋完成的。

意识是人脑作为一种物质在运动中展现出来的信息。是主观与客观,是人脑和外界相互磨合、不断对准频道,彼此交融的结果。在唯心主义者那里意识所表现出来的神秘性,就在于这种交合圆融的过程的复杂得不可描摹。

面对同样的情形,为什么有的人产生某种意识,而有的人却没有产出相应的意识呢?这是主观上差异。为什么有人产生卑琐的意识,有的人产生高尚的意识,这也是主观上的差异,即所谓境界的不同。为什么有的人产生了“知道”的意识,而有的人没有呢?差别在于主观上的不同。为什么不同国家的人们对于发生在国家间的同一个事件会产生不同的意识?这是主客观条件因素不一致的结果。为什么面对同样的情形,一般人都会产生相同的意识呢?这是人们主客观条件因素一致性的结果。

就主观条件而言,意识的产生,不单纯是智力因素的作用,而是全部精神因素作用的结果。性格偏执,情绪暴躁,可能导致意识的极端;身体不适,心情的灰暗,可能导致意识倾向的消极。

考察人类意识的发生,新生儿无疑是一个最好最现实的范例。随着婴儿脑细胞的完善,逐渐有了意识。他(她)闭着眼睛,紧锁着眉头,他(她)所发出的第一声啼哭,都表示着刚刚脱离母腹后,对于新的环境的不适应。

婴儿为什么会对好听的音乐表示兴趣呢?一个啼哭着的婴儿,当他(她)听到某段音乐时,会安静下来。由此我们可以推知,外界的音乐与他(她)内在的节律一定发生了某种程度上舒适的契合。进而我们可以想象,在人的意识形成过程中,活动着的主体与变化中的客体,不仅仅是一种静态的“反映”,一定还有着节律、频道上的恰好契合。

绝大多数开始说话的婴儿首先说出的单词是称呼自己的妈妈和爸爸。这首先是因为他(她)与妈妈和爸爸有着血缘上的联系,其次是妈妈和爸爸活动在他(她)身边时间较长。排除了肢体语言,仅就声音语言而言,婴儿首先使用的单词是感叹词,他(她)在语言发声之前的哭声、笑声,都是在表达着某种意识。婴儿其次使用的单词的是名词、动词,数量词,而表现事物关系的连词、介词等是最后掌握并使用的。意识的发生首先是概念的生成,而后是概念的连缀。人们首先为事物“起名”,形成代表事物的感念,当人们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便在概念之间做出了连缀,从而形成了完整而系统的意识。所以我说,意识发生的端点在“起名”。就人类学习行为本身而言,事实上也在重复或印证着意识产生的过程。人们首先需要学习词汇(单词、概念),当词汇积累到一定数量时,人类才能够进而发现词汇之间的联系,并主动将各种各样的词汇连接起来,形成丰富的知识。人脑有数以亿计的神经元,意识产生的过程,首先是这些神经元被激活,然后沟通各个神经元。外在上体现为,首先建立概念,然后,实现这些概念的连缀与链接。

研究意识的发生,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值得关注。即所谓的发蒙、启蒙、开窍儿的问题。这种神秘的机制与经验无关。不经发蒙,不开窍儿,人的意识便处于一种混沌的状态,而经过发蒙、开窍儿,人才会变得聪明与睿智。经过开窍儿的大脑,对于外界的信息是一种敞开式的顺畅接纳,而且能够完成高效的筛选与加工。经过开窍儿的大脑,仿佛经历了一种被格式化的过程,格式化所留下的空白,即是所谓的问题域。准确掌握这种层次分明的问题域,人可以准确将外来的信息安置在适当的位置及时进行有效的处理。

人的伟大之处在于自我意识的觉醒。即把自己的意识作为客观化的对象,反思、反省自己的意识状态及其内容,从而进行必要的修正。

有学者认为,是语言的产生引起了意识的产生,这种因果倒置的说法肯定是不准确的。语言本身只是表达意识的一种工具,而且这种工具在不同的族群中是不同的。在语言的外表之下,还有实质性的内容。语言仅仅是表现形式,语言所表现的内容才是构成意识的基本要素。在语言产生之前,意识已经是先在的了,否则,语言去表示什么呢?广义的语言包括人的眼神、肢体动作等,狭义的语言是指声音、文字符号。在狭义的语言产生之前,人们便已经用摆手、摇头、捶胸、顿足,以及简单的声音等表示意识了。这个结论不仅来自对于原始人类的推断,在婴幼儿生长发育过程中,也能得到证明。

还有的学者认为,是工具的出现才导致了或者说标志着人们意识的产生,这就扯得有点远了。对于工具的运用无疑体现了人类意识的觉醒。然而,这种觉醒无疑是以意识的先在为前提的。只要有意识本身存在,它的体现形式便不仅限于对于工具的运用。工具的运用实质上体现了人的器官机能的延伸,无疑会进一步丰富人类的意识。然而,作为外在的行为,更多的行为同样能够丰富人类的意识,譬如性交、采撷、猎食、彼此间的争斗等等。

那么,意识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从意识的产生看,意识的本质是概念之间的联系,也就是表现事物之间的联系。概念是人们命名、定义的结果,在人们约定俗成的前提下,是没有争议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在则是需要人们做出特殊发现的。由于这种发现行为及其结果的差异,从而有了不同的意识,也便有了意识的丰富性与多样性。

你可能感兴趣的:(意识的发生及其本质 2020-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