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那些事

阳春三月,春意盎然。艳阳下,桃花娇艳欲滴,李子花香飘满园,空气中弥漫着百花和泥土的芬芳;今日周末,难得有空休息。于是,我便离开车水马龙的闹市,来到工作过五年的乡镇,直接进村入户开展帮扶。

扶贫那些事_第1张图片
入户走访

到了村里,我才知道我的帮扶户马再荣他老婆昨天去世了。马再荣是个老实巴交的人,家属肢体残疾,生活不能自理。两个儿子比较争气,都是一流大学的大学生,成为了这个贫困家庭的希望和盼头。他家是搬迁户,遇到了易地扶贫搬迁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日子,实现了一步住进好房子,快步过上了好日子。马再荣懂得感恩,两个儿子也非常懂事。作为帮扶干部,我也很欣慰,这样的贫困群众才扶得起来。根据工作安排,我有两户结对帮扶户,至于另外那户,非常让我发愁,稍后再赘述。

中午,我和村支书一路来到马再荣家,一者宽慰他,二者代表政府和村委会表示慰问。村里以春晖社的名义给了500块钱,而我则自己掏了300元钱。马再荣坚决表示不要,不过,最终在亲朋好友的劝说下收下了。他连连表示感恩感激,留下了浑浊的泪珠,现场教育儿子要感恩党和政府。

马再荣和她家属一样,吃得苦、下得难。家属未残疾以前,两口子非常勤劳,小日子也过得滋润。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有一次上山干活,家属不慎摔伤,因抢救及时幸免于难,但是导致肢体残疾。从此,这个家庭陷入困境。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被评为精准扶贫户。

送温暖

脱贫攻坚开展以来,很多群众把贫困当成一件光荣的事情,滋生出严重的等靠要思想,争着抢着要精准扶贫。对于马再荣来说,他不想要这个政策。他说:“政策帮扶是一时的,只要勤劳就能脱贫,只有勤劳才能致富。”每次在召集群众开群众会,我都会点名要他参加,要他发言。以群众教育群众,以群众引导群众,通过这种方式,革除群众的依赖思想,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增强其脱贫致富的主观能动性。

考虑到马再荣家庭确实具体,我通过自己的渠道,在政策范围内,又给他家争取到500斤大米。像马再荣这种贫困户,我也非常乐意帮的。因为他懂得感恩,没有依赖思想,从不等靠要。从他身上,我看到帮扶的意义,同时也看到了这个家庭的希望和盼头。等两个大学生一毕业,有了工作,这个家庭就会兴旺发达起来。毕竟,困难是短暂的,贫穷是一时的,可喜的是,这个家庭正朝着小康生活迈去。现在,该说说另外帮扶那户了。

鲁大平户,今年46岁,丧偶,女儿已出嫁,儿子在职校读书,本人肢体残疾,家庭住处最偏远,整个村寨仅两户人家。谈起易地扶贫搬迁,我就气不打一处来。她家原本可以一步住进新房子、快步过上好日子,曾三次要求易地扶贫搬迁,给她家纳入易地扶贫搬迁后,又心存疑虑,始终放不下几亩荒坡和薄田,最终错过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最后,到社区苦苦哀求搬迁,但为时已晚,只得暗自后悔。

他老公杨贵个子矮小,身体单薄,是个酒鬼,生为酒而死于酒。有一次,是个赶场天,天空下着小雨,街道湿漉漉的。杨贵醉酒后磕在街沿上,栽倒在马路上。热心群众通过精准扶贫卡上的联系方式联系到我,我马上请派出所的民警前往救助。当我到卫生院后,他瘫坐在手术台上,还没有醒酒。从医生那里了解到,太阳穴上磕开一条口子,缝了12针。

扶贫先扶志,救贫不救懒。对于杨贵,我是非常不满的。以前,考虑到他家困难。我每次去开展“两走进”活动(走进群众家里、走进群众心里),都要拿点遮手之礼,有时是大米、有时是食用油,有时是其他生活用品。长此以往,他就变得贪婪。每次赶场,喝醉酩酊大醉,来我办公室索要东西,还拖着我说:“站长,我们出去喝杯酒。我请您!”那个时候,我还是乡镇扶贫站站长。

大约过了三个小时,杨贵酒醒了,伤口也处理好了,身体有些恢复了。看到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走,站长,我们出去喝酒。”我几乎落荒而逃。在医院,看到他可怜的样子,原本打算给他200元钱,让他买点好吃的。没曾想他那么不争气,我心里甚是失望。精准扶贫户,看病是不花一分钱的,有段时候医院还会发放生活补助和交通补贴。我简单交待几句后,离开了卫生院。

也正是这次受伤留下后遗症,要了他的命。大概是在11月份,天空灰蒙蒙的,寒风刺骨。“杨贵死了!”村支书刘江打电话给我,我得一惊。10多天以前,我才去走访。为打消他等靠要思想,我空着手去的。他的脸色不太好,我更是一肚子火。他家里脏乱差问题又开始反弹了。屋里一团糟,屋外鸡屎成堆。“卫生整不好,就要下低保。”我走时撂下这句话。

在镇里开完会,我连夜赶往他家。坐了大概30分钟,给了200块钱。鲁大平结过钱后,脸上才舒展开来。我心里挺堵,便乘顺风车离开了。她家确实困难,现在又是枯水季,办丧事饮水无法有效保障。我想了想,一边协调消防车给她家送水,一边通过民政渠道在政策范围内解决了300斤大米。不过,让人无法理解的是,至始至终都没听到一句“谢谢”之类的话。她家把这些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像这种情况,我见得也多。尽快开展扶志扶智“双扶”活动以来,群众的思想观念在转变,但仍还需要时日。

我们的群众,大部分是好的,他们勤劳、朴素、善良,值得我们学习、敬重。我在基层工作了整整5年,走遍了这个乡的每一个村、每一个村民小组,和很多群众打成了一片。他们愿意和我成朋友,我也乐意帮助他们。很多群众,甚至成了亲戚,红白喜事都在走动。

扶上马、送一程。如今,帮扶工作仍旧在继续。即使我调到县城,每周也会进村入户开展帮扶,尽微薄之力助力群众脱贫致富,在脱贫一线、田间地头践行初心使命。

你可能感兴趣的:(扶贫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