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成普通人,才是最不普通的活法

芬兰,这个人口约为550万,常年冰雪覆盖日照不足的北欧小国,全球幸福指数、清廉指数以及教育水平却均名列世界前矛。

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测评的57个参与国的学生中,没有通过PISA(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验的平均比例超过20%,美国为29.1%,英国是23.5%,澳洲19.8%,泰国25.6%,但芬兰学生受测的失败率却只有4.7%!这种均衡的教学成果,不仅体现在“人文”与“数理”学科知识间的游刃有余,同时还体现了城乡与贫富之间教育资源的平等。

芬兰这个先天条件并不突出的北欧小老弟,经历过战争侵略,却对自己的定位十分清晰,对未来十分笃定,深知强国之本在于人,立人之本在教育。这个不温不火,不疾不徐,务实肯干的“憨人”,一举惊艳了全世界。


回归本质,人人平等

芬兰从教育体制到师长,都把每个孩子视若己出,用心灌溉;注重孩子的个性化成长,每个孩子首先是具备喜怒哀乐的平凡人,给予他们耐心和关爱,启发、协助他们找到并建立人性中积极的、向上生长的正向内核,养成自发自主的学习动力,找到自己的生命价值。当强调精英、赢在起跑线的竞争攀比的种子无处植根的时候,人性的根本才会慢慢浮现出来,这才是以人为本。慢下来,不功利,不焦躁,行之自然,稳中求进,反而走得更远,更稳。

人生,并非是只追求速度追求爆发力的百米冲刺,而应是一场与自己赛跑的马拉松,所谓赢在起跑线上,不是单一的比速度,同时也要看每个孩子的差异、资质、秉性,看根基扎稳了没,信心是否坚定,有多大的兴趣和动力去跑完全程,姿态优美的起手式固然赏心悦目,启迪灵魂的生命之旅才是人生价值。若为一个个社会与家庭的压力与期望而竞争攀比,所产生的焦虑压抑,反而看不到人生其他方面的美好,丧失了人性的善良与互助,同时为了降低试错成本,也失去了探索其他可能的机会。

1985年芬兰取消能力分班,强调优质,平均。同时增加学校以及老师的自主权,提供更多资源支持。从自上而下改为自下而上,激发一线教师更多参与热情。根据孩子不同学习情况与进度,实行弹性分组。比如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孩子,老师可以设计更多社会实践的课程,学校和政府通过与社区商店签订协议,提供给学生实践课堂,让这些孩子从动手中学习,逐渐爱上课堂,同时假期也能比其他孩子有更多的打工机会。反观很多社会,这些好动的、性格特异的、也许只是心智发展较为迟缓的孩子,很容易被贴上标签,被边缘化,被认为是拖后腿的落后分子,而被放弃了。

芬兰秉持人人平等的价值观,这个人口小国,即使只是低于5%的不平衡,也是承担不起的。教育就是应该帮助孩子们找出自己优势,而不是要他们全部往一个模子里去套,套不好的就被视为后进生而被迫放弃。如果是制度先放弃了他们,而又期待他们能自谋生路,岂不是把教育的义务,和日后社会可能要面对的矫正成本,一股脑推向全民去共同承担?与其等到他们长大后成为社会隐患,消耗更多社会资源来矫正,不如在基础教育阶段花费心力去培养,不轻易放弃任何一个孩子。芬兰人认为,基础最重要,基础扎实了,日后构建更高楼层,才能屹立不倒。


教学方法,能力培养

多数国家的教育就像是汽车工厂,是苏联机械组装式的教育,比如学英语,需要背单词,记语法,套句型,背课文,再进行拼接组装,而很多应试考试的教学方法,也是从最高效解题技巧入手,枯燥反复,学生体会不到语言承载信息本身的乐趣。但是在芬兰,老师却像是真正的园丁,先是带着孩子敞着脚丫在森林里奔跑,玩耍,再带着他们观察每一棵树、每朵花、每棵草。先见林,后见树。孩子们体会到了学习乐趣,有了学习热情,有了全局观和视野,日后即使遇到学习瓶颈,坚持下来的几率以及心理调试意愿会更高。

芬兰没有培优班,没有制服,没有督学,上课时间少,考试不作排名,老师没有评比和绩效考核……芬兰人的想法是,资源、对象、起跑点都不同,为什么要比?如何去比?放下起跑点不公平与评鉴制度的不平等,人性尊严和自我实践才会自然浮现。老师们从实际教学状况制定一年教学计划,规划下一阶段或明年,同时回顾过去教学方式,让老师自己找到生涯规划的真谛,找到自我成长的原动力。反之,为了分数和考核不择手段,扭曲了多少原先对这份工作与学习有热情、有理想、有抱负的老师和孩子们。教育最忌讳标准化,我国的教育大体强调制式,以保障不低于平均水准,以及老师的平均水平,但也失去了自主性,而这又恰恰是反人性自然的。

在芬兰,孩子们视情况而定七岁还是八岁入学,如果一个孩子聪明到可以提早入学甚至跳级,然而他的心理素质、社会适应能力、情绪管理还没准备好的话,校方和家长都宁愿再延长一到两年,直到各方面的能力都能匹配上了对应的年级,让孩子在更自然的符合人性的轨迹上成长。

芬兰不注重教导孩子成为知识的搬运工,而是强调理解,探索本质和原理,寻求知识的源起,鼓励孩子多问,多了解事物的所以然,而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反复训练。芬兰学生每天的上课时间都不一样,上课教室也不固定,在一个教室上完一堂课,就要根据所报课程,到另一个课程老师所在的教室上课。如此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有点失控,但是孩子们却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自我管控时间和行程的能力。


教师的资质

芬兰对于教师的资质也有其独到的见解,他们认为适合投身教育工作的是,具备可塑性,有同理心,善于处理冲突危机,以孩子为中心,有教无类的老师。因此教育系招生,不以高中时期成绩优异为招收标准,因为学业优异的孩子,多半没有体验过书念不好的困顿与窘境,教书后未必能以同理心对后进生进行循循善诱。招考内容也不是死记硬背的知识点,而是经由心理和性向学家精心设计的能测出跨学科常识的,以及教育与人际关系潜能的申述性题型。因此光会背书的孩子,不见得适合长期投身教育事业。芬兰人认为,“我们不需要创造出一个无法融入社会的天才,我们要的是能与大家相处的人才。”


对我国的启示

教育方式还是要跟国情特别是生存条件相适应,只是会存在滞后效应。所以才会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说法。不仅是人才成长慢,教育人才的教师和教育体系成长更慢。

教育最大的难题在于只是总量增长与学习时间有限之间的矛盾,对于精英教育而言,永远要以效率和效果为着眼点,所以,素质教育不可能主动添加,一定是倒逼式增长。素质教育跟快乐式学习关系密切,也是快乐学习有机的补充,不然快乐式学习就很难获得家长的认同。K12也是一样,国外和国内的教育目前最大差别在于教育方式与方法,我觉得中国的方式更有效率,更符合我国的国情。

简言之,素质教育一定会发展的,而且前景广阔。一则是教育会快速细分化、专业化;二则人们满足的基本生存需要之后,一定会产生多元化的发展需要;三则当社会进入发达阶段,人的学习动力就会降低,快乐学习就会大行其道,素质教育会被当成遮羞布跟着繁荣;最后,对于我国而言,人口基数大,地域辽阔,教育体系化历史悠久,单一的教育模式无法满足多元化需求,应因材施教,进行分流,同时完善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匹配。




参考书目:

陈之华,《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中国青年出版社,2016年6月

你可能感兴趣的:(活成普通人,才是最不普通的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