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一场疫情,让原本趋冷的互联网行业,雪上加霜。当互联网行业中的中小企业和创业企业数量和规模大幅缩水,产品经理的热浪,也会蛰于平稳。
近些年,我一直和近百名产品经理保持联系。从16年到19年,每年都有二十多人可以成功进入产品经理这个职业,待遇也比较可观;尤其是17年以前,一个刚刚从培训班出来的25岁年青人,可以跳过助理实习岗,月薪也在10K以上。
而现在的特殊性,是十几年间从未有过的凄冷,不少产品经理(尤其是入行不久涉世不深的)都感到迷茫和无力。经过社会的鞭笞,我们都更相信一句话:选择大于努力,方向大于速度。选对方向,正确选择的前提是,[看清形势]。
我对2020年,产品经理的发展形式,三言以蔽之:
短期内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
今年受疫情影响,百业凋敝,在互联网行业里,中小企业倒闭、破产的达到30%,如百程旅游、万达飞凡网、回家吃饭、走秀网等;大厂的裁员比重,也达到近18%。以上种种,代表对产品经理的需求正在剧烈缩水。
从各大招聘平台的数据来看,单单北京,今年第二季度的招聘岗位数是19年同期的78%,公司数量是72%。除去公司为了宣传而发布虚岗、平台为了充实数据而重复发布及人才中介重复发布的,这个数量更是少得可怜。
另一面,在互联网行业被越来越多的人言传,高薪和门槛低的特点,也让产品经理这个岗位的热度水涨船高,再有培训机构不遗余力地推广,导致产品经理如扩招后的大学毕业生一样多,处境也愈发一样尴尬。
这种情况将会在至少2年内存在,新人不能轻易进入,老人担心跳槽变成待业,人才流动性会降低,薪资水平也将保持相对稳定。
建议:新人不要轻易转型,尤其现在是技术岗的同学,有技傍身,不要来跳火坑,更不要为了就业而轻率进入创业的中小公司;老人则保持至少一年的稳定,疫情像灾情,疫后重建会有一个过程,也会产生很多新的岗位需求,那时可能会产生更好的机会。
持续性出现综合能力和细分能力极化
5年以前,产品经理还是一个比较综合的岗位,高大上一点可以说是CEO学前班,也有人笑称自己只是个打杂的。那时只分初级、中级和高级,非常简单。
现在再看招聘网站,除了实习、助理、初级和高级的字眼外,出现了数据产品经理、商业化产品经理、内容产品经理、支付产品经理、社交产品经理五花八门几十种分类。我的判断是,这种情况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加剧。
观察总结,招聘时,要求综合能力的,大多数是中小企业或传统企业的孵化项目。他们一般都是以创业和试探的心态做的,前期的投入不多,但是其实对产品经理的综合能力要求是很高的。产品设计的优劣,很可能决定整个项目及至整个公司的存活。不过由于老板的认知不同,在薪资上差别很大,又没有一套可以合理评估应聘者价值的机制,导致操作困难。
但是从求职者角度来说,进了这种公司,应该有一定的责任心,毕竟一船人的生计都可能与产品的存活相关。这种公司的产品经理,必须要有稳定性,有成为行业专家的决心,有发现问题和总结需求的能力,有灵活解决各种各样问题的能力。
招聘信息中,还有一种要求在某一方面有非常丰富经验和专长能力的,提出这种要求的,一般是所谓的大厂。之所以提出细分,从技术角度出发,是因为这些产品已经有很大的用户基数,细分产品使产品经理可以更加专注于一个领域,减少出错概率,避免造成事故,同时可以有一些精力来做业务创新,在激烈的竞争中,成为亮点,提高体验和转化。从管理角度出发,当一个人只擅长一类工作后,就无形提高了这个人跳槽的门槛,间接提高了人才的稳定性,降低流失。
进大厂代表了高薪、稳定和资源,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事,在做螺丝钉的同时,意味着放弃很多,这就是机会成本。如果你已经进了大厂,又想出来,建议可以利用已有资源进行创业,千万不要再应聘去中小企业,文化、思维方式、综合能力,这些软能力,都会让你举步维艰。
互联网行业由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转型逆不可挡
产业互联网是相对消费互联网而言的,提出有2年的时间了,如何简单准确理解这两个名词呢?看百度百科恐怕还是迷糊。简单来说,凡是一个产品或服务,面向了最终用户并被直接使用了,服务于这种行业的互联网,就是消费互联网,比如淘宝、京东、滴滴、美团,可以理解为,主要是2C,特殊情况含有2B,目的主要在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而产业互联网基本是没有C端参与的(也可以说有少量C端参与),是一个产品或服务的生产过程,比如智慧工厂、智慧楼宇等等,主要服务对象是B端组织,像企业、政府、军队、学校、医院等等,目的在于提效、降费、增收。
互联网公司的这种转型,既有国家政策层面的引导,也有市场困境的无奈。从双创以来,消费互联网的创新成功率越来越低,风险和成本都增加,做大蛋糕进入边际,商业化之路并不顺利,资本市场急需找到另一个爆发市场。在中国制造2025和新基建的浪潮下,互联网企业把目光转向产业端,在物联网、大数据、AI、供应链金融等相结合,可以做很多创新,而B端用户是既有支付能力又有支付意愿的,转型产业互联网成为中小企业更有未来的一片市场。
面对消费互联网时,人人都是消费者,所以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而面对产业互联网时,真正迫切需要的是懂B端需求、懂B端运营、懂产业和业务的产品经理,这个缺口很大,目前看起来,对本来从事B端行业的年轻人更友好。如果没有行业经验,我们的产品经理一定要注意工作方式的调整,要更加注重实地调研和思考,实地调研可以让你更加深刻了解产业,了解市场博弈,了解用户特点,深入思考,才可以找到话外话、景外景,抓准痛点,设计中也能更多考虑到可行性和推行阻力等等因素。
总之,产业互联网的门槛是比较高的,需要更加专业的人才,需要更多的真才实学,需要可以直观看到成效。
2020年是互联网行业困难的一年,是检验谁是裸泳的一年,也是代表会迎来新机会的一年。各位同仁,务必应该仔细分析形势,找准发展方向,沉淀提高自身能力,千万不要沉溺于创业、融资和务虚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