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感悟+余双+战胜恐惧

相信每个人看完海上钢琴师都有不同的感触,我看完后也思绪万千。

《海上钢琴师》讲述了一个被遗弃在“佛吉尼亚人”号船上的弃婴,因为他是在1900年的第一天被好心的煤矿工人发现并收养,所以取名为1900。养父去世之后,1900凭借自己的天赋,光靠听到的钢琴演奏音乐,就开始对钢琴无师自通。在音乐的世界里沉迷,但是他一生都没有下船上岸,一直生活在海上,直至死亡。

有人说他的生活和我们不一样,缺少语言,极其孤独。但对一个一直以来生活在海上的人来说,语言并不是他缺一不可的交流方式。电影中出现对他眼睛的特写时,你会惊叹于这双如此明澈的,毫无杂质的眼睛,甚至透过他的眼睛你能看到大海陷于平静的样子。所以我想他能与大海进行平等而深层交流的只能是他的眼睛吧!也许面对茫茫大海语言也会黯然失色。

有人说他的生活和我们不一样,生活空间极其单调狭小,缺少见识。但对一个从未下过船的人来说,广阔的生活空间并不是唯一提高见识的途径。他的生活幸福感寄托在钢琴上,琴键是始,琴键是终。通过琴声你可以看到从未见到的场景,你可以听见从未听过的声音,亦可以感受从未体验的感觉。如果说他是见识短浅的人,那他就绝不会是被音乐才华眷顾的人。

说他不孤独是因为他以大海为家,说他不短浅是因为他以音乐为友。然而他这样的生活是真的不存在任何病态吗?或者说他跟我们这样截然不同的两种生存方式,真的会以一种方式生活下来吗?其实多看几遍电影,再推敲他的内心,你就会发现主人公在逃避,或者说对未知,对自己不擅长的领域有恐惧感。因为恐惧所以即便身处闹市也能让旁人感到他是孤独的,所以他的结局也是悲剧的,因为他没有办法战胜内心深处的恐惧感,导致无法敞开心门,阳光自然也无法照射进来。

其实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人跟1900一样,守着自己的“佛吉尼亚人”号船,并且一直守护着它,因为他没有办法或者是不愿意去尝试战胜侵占自己的恐惧感。这种恐惧包括想拘泥于现状不敢改变的感受,对一件事物产生隔阂不敢突破的感受,对自己漫漫前路迷茫不敢迈步的感受等等。如果一直无法驱赶这种恐惧感,那也许你相对1900是自由的,但也无法快乐,这样的自由相对来说也更加痛苦。所以很多时候要勇于去改变,即使改变的结果不尽人意,但至少没有了恐惧,为之后更好的改变提供可能。

1900最后没有选择下船,很多人都在悲叹这一选择,我想大家悲叹的不仅仅是他的选择,也悲叹他到最后也没能战胜侵占了自己那么多年的恐惧感。希望守着自己的“佛吉尼亚人”号船的人能勇于向前迈步,即便是不堪,也要有用一己之力去改变它的莽撞与勇气,只有这样,才能有遇见阳光的机会。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感悟+余双+战胜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