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建了一个博客小站:宁萌的笔记本,用于记录分享读书、英语学习、技术等的笔记和心得。欢迎您点击链接:读书的要领 到小站阅读这篇文章,没有广告打扰,享受清净阅读,还可以留言评论哦!目前博客还在建设改进中,如果打开网页有点慢,请您多多包涵,感谢支持!
首先承认,在读 How To Read A Book 之前,我原以为这类指南书可能都是像教科书一样,讲一些条条框框的指导建议。可是,读过之后却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意识到自己以前读书都没有掌握有效的方法、不得要领。我读了一遍英文版,又读了一遍中文版,对读书方法、书单选择有了新的思考,很受启发。我把书中的精华总结归纳了一下,与大家分享。
主动阅读
我们要让自己在阅读中有收获,就要做一个主动的读者,带着问题去阅读。那么,应该提什么问题呢?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提问:
- 这本书谈了什么?(主旨)
- 作者是怎么阐述观点的?(论点、结构)
- 这本书说的有道理吗?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 这本书对于我们的意义是什么?换句话说,就是我们读书之后的收获,是知识、洞见、启发,还是什么?
阅读的四个层次
这里我画了一个简单的示意图说明阅读的四个层次,其中,高层次的阅读是建立在掌握低层次阅读的基础之上。第一个层次的阅读,基础阅读(Elementary Reading),就是基本的见文知义能力,这一阅读能力在小学和初中教育中建立。而对于检视阅读(Inspectional Reading)、分析阅读(Analytical Reading)和主题阅读(Syntopical Reading),很多人都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下面简要介绍一下这三种阅读。
检视阅读(Inspectional Reading)
检视阅读是快速阅读,但这种快,并不是走马观花、囫囵吞枣,而是利用有限的时间充分提取书籍信息。因此,检视阅读主要包括:
1、查看书名、目录、索引、序、后记等信息,甚至书封也可以看看,明确书的主题,为书籍分类,看属于虚构小说、还是非虚构论述作品。如果是论述作品,又可以思考一下是属于“解释是什么”的理论性作品,还是属于告诉读者“要怎么做”的实用性作品。
2、把握书籍大致的架构、大纲。
3、浏览一下全书,对于书的内容有个大致的印象。打个比方,就像侦探一样,在书里寻找线索式地读书,有快有慢,而不是一个速度从头读到尾。如果遇到不懂的地方,也不要停下来去查询,留待后续阅读解决。只要读懂了一部分,对书有个大概印象即可。
做完检视阅读,我们可以知道:这本书的主题、分类,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否值得再读一遍?这里我谈一点自己的体会,回想自己经常都是拿起一本书,从第一页开始读起、一个速度读完...相比之下,检视阅读的方法的确做到了高效阅读。我按这种方法快速浏览了两本实用类的书,发现很快能知道书的主题、作者的重点放在哪里,这样就知道哪里可以读快一点、哪里需要仔细读,读完之后也能总结大致的观点。
分析阅读(Analytical Reading)
分析阅读就像一个拆卸机械的过程。前面检视阅读中我们已经知道了书籍的框架,那么,作者是如何加入描述、论证、说明,让其立体丰满起来?这就是我们要完成的分析工作。具体可分为三阶段:
1、提纲挈领:分析书的主题、分类、主旨、大纲、作者要解决的问题,可以看出,做好检视阅读对这一步有帮助;
2、析词达意,并且抓住主旨、重构论点、尝试回答问题,这一阶段就是对书进行深入解读,我们要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总结作者的观点,而不仅仅是摘抄。(这也是我在本文中做的工作,结合读书时的笔记,用自己的话概况书中的观点。)
3、评论书籍,这一阶段的重点就是要确保读完读懂,不要片面下结论,而且对作者观点有异议应建立在事实依据或逻辑分析的基础上。
主题阅读(Syntopical Reading)
主题阅读的要点就是阅读围绕一个主题展开,所有的工作都是为这个主题服务的。这里要注意的一点是,书不是中心,我们不需要研读每本书,只需要选取其中与主题相关的章节进行研读分析。
主题阅读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书籍:首先列一个大概的书单,然后进行第一次检视阅读,筛选出与主题相关的书,同时也帮助明确主题、建立概念。
2、围绕主题进行阅读:对选中的书籍进行第二次检视阅读,找出与主题最相关的章节。下一步的方法类似分析阅读,不同之处在于这里是以主题为中心。我们要建立词汇、主旨,列出议题,让作者“各抒己见”(根据书中内容,用刚建立的词汇来归纳表达),然后分析这些讨论。这个过程是不是很像开国际会议,每本书的作者都有自己的观点,作为读者,我们要把这些观点转述出来,就好像翻译一样,让不同书籍的作者可以讨论一个话题。
作者提的一些有帮助的阅读建议
1、读书在精不在多。“如果你的阅读目的是想变成一个更好的阅读者,你就不能摸到任何书或文章都读。如果你所读的书都在你的能力范围之内,你就没法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你必须能操纵超越你能力的书,或像我们所说的,阅读超越你头脑的书。只有那样的书能帮助你的思想增长。除非你能增长心智,否则你学不到东西。”
作者还提到了什么样的书是精品好书。他说,其中百分之九十的书都不需要分析阅读,可能有一小部分好书,值得你花时间仔细读一遍。在这些好书之中,又有这样一部分精品,你过一段时间再读一遍这本书时,又能发现新的内容和收获,就好像这本书和你一起成长。其实,是这本书内涵丰富,让不同读者每次阅读都有新的领悟。
2、读小说、故事时,如果人物角色众多,不要把记人名当作一个负担。就像我们新到一个地方,刚开始人生地不熟,随着时间推移,就熟悉周围人了。对应小说中,随着情节的深入,我们就知道谁是主要人物,其实只要记住主要人物就可以,而这些主角因为频繁出现,也很容易记住并且不会忘记。
3、读诗歌最好的方式就是朗读出来,多读几遍。读戏剧也是如此,有感情地读出台词,想象自己在导演这部戏剧。这里说一点体会,我读王尔德的戏剧时就用了这个方法,读剧本时脑子里描绘人物形象、性格、情绪,读起来有趣多了。
4、读历史的要点:
一、兼听则明:对于一个主题或事件,尽可能多读几本与之相关的书;
二、以史为鉴:读史的目的是什么?既是为了知道某时某地发生了什么事,也要明白当时的人们为什么会这么做,对于现在的我们有何借鉴意义。这一思考尤为重要,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5、科学著作没有那么高深。作者说到,直到十九世纪,很多科学著作的读者都是大众,也就是门外汉,因此我们可以读懂。或许我们不能读懂每一个原理,但至少我们可以学习一下作者论证说明的思路,他是如何分析问题的,以及更多的启发。
带去荒岛的十本书
书中提到一种很古老的测验:如果你被警告将在一个无人荒岛度过余生,或至少很长的一段时间,而假设你有时间作一些准备,可以带一些实际有用的物品到岛上,还能带十本书去,你会选哪十本?
以前我以为这种书单选择的问题,就是回答自己最喜爱的十本书。读了作者的解答,我才意识到这不只是发现自己想一读再读的书。试想,在与世隔绝的环境,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没有图书馆,只有你跟十本书,那时,书提供的精神支持和启迪十分重要。再想想,我们有时候内心是不是也会有这样的孤独,面临相似的挑战——如何找出内在的资源、过更加美好的人类生活的挑战,此时,哪些书可以陪伴在我们走过这一段人生旅程?想到这里,我陷入了沉思,我想到了《老人与海》、《唐诗三百首》、《约翰.克里斯朵夫》、《月亮与六便士》...。看到这里,您想到了哪些书呢?欢迎留言告诉我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