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14 公地悲剧

善用公共资源能带来长远收益,但个体会受到“何不捞一把”的诱惑,采取自私的短期策略,导致公共资源耗尽,要想尽办法破坏这个坏的纳什均衡。


什么是工地悲剧?

有一片公共牧场,所有的牧民都可以在这块牧场上放牧,每一个牧场的草都是有理论容量的,当牛的数量在理论容量之下时,牧场的草被吃掉后,又会很快的涨起来,此起彼伏,生生不息,但是如果牛的数量太多,它们吃草时就会连草根都吃掉,导致草场退化,最后所有的牛都吃不饱,有的甚至饿死。

显然最优的策略是所有的牧民商量好,每家养了牛,不能超过一定数量。

一开始相安无事几天后,有几个自私的牧民多放几头牛,其他牧民很生气,指责了几句之后,想我守规矩有什么用,草地早晚被别人糟蹋完,不如我也分一点是一点,于是越来越多的牛出现在草地上,最后草场退化,牛群饿死。

这就是工地悲剧。公地悲剧的理论模型是1968年英国教授加勒特.哈丁首先提出的这一模型,再一次挑战了亚当.斯密“追求个人利益,将导致集体利益最大化”的假设,证明了那纳什理论:博弈的多方可能会达到一个稳定的均衡状态,但是这个均衡未必是对大家都好的“帕雷托最优”。

解决公地悲剧问题,一般有两种方法。

第一、私有化。

牧场一旦私有化,牧民的捞一把的心态就会消失,他们会有内在的动力在放牧和保护牧场之间找到平衡。

通过私有化工地,悲剧中的“坏的纳什均衡”就被破坏了。

第二、强管制。

比如还是放牧问题,可以把牧场围起来,每头牛收100元的放牧费,发放养殖许可证,这实际上是对公共资源的定价和管制。


反过来,能不能通过“设计”公地悲剧反向获得利益呢?古代的皇帝很讲究御臣之术,皇帝会设计会故意设计一块公地,不讲清楚归谁管,让大臣们在公地上打得你死我活,彼此争斗制衡,消耗内力,同时还对君王死心塌地,御臣之术的本质就是故意制造工地悲剧。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11-14 公地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