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7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季康子又问孔子说,用以杀止杀的方法,把坏人杀掉,“以就有道”,归到正道那里去,怎么样?
孔子说,为政之道,并不是靠杀人而能够成功的。我们知道,老子也说过:“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人并不是绝对怕死的,为政不用道德来感化,只用杀戮来威胁,是绝对压不住的。
所以孔子对季康子说,用杀人来做手段是不对的,应该以自己的道德来做领导。你自己用善心来行事,下面的风气自然跟着善化了。
所以他就说出一节名言:“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君子之德像风一样,普通人的德像草一样。如果有一阵风吹过,草一定跟着风的方向倒。风的力量越大,草倾向的力量也越大。
❤️
大家早上好!日更演讲,成就梦想。写作加演讲,七倍速成长。越付出,越富有。
现在又到六点半了,我们还是来继续一起学习论语。按照惯例,先来复习一下昨天学到的内容。
昨天依然是讲的季康子向孔子来讨教,这一次讨教的是患盗。就是对于鲁国盗贼多如牛毛,感到很头疼,就向孔子求教,怎么样才能够让这些盗贼消失呢?孔子针对季康子的情况依然是告诉他要从自身做起。
“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意思就是告诉他,你要克制自己的欲望,少横征暴敛,少招摇过市,显摆,你横征暴敛就会让老百姓衣食无着,衣食无着,他正道得不到东西,他就会经过歪门邪道来得到,那盗贼风气不很正常吗!
你自己过于奢侈浪费,招摇过市,大家看着你吃的好、穿得好、住得好,各方面都好,又趾高气扬,自然而然的就想向你看齐,他又做不到,怎么办呢?
他也必然会想歪门邪道,这些都是根源。
如果你能够从两个方面做到约束自己,第一,在政治上不那么横征暴敛,征过高的税率,让老百姓没法活,那么他们不会这样。第二,如果你自己不贪心,不去过分显摆,那么对方也会好的多。
能做到这两点,即便是你给钱让他去做偷盗的事情,他也不做。
因为大家都知道,盗本身是本身不合法的,也是不合道德的。它是面临着两重风险,一个是道德风险,一个是法律风险。道德风险就是做这个事是容易被人指责,抬不起头的,而法律风险是出了问题要担责的,有可能会杀头的,不到万不得已,谁愿意做这个事情呢!
好了,简单的回顾一下昨天讲的内容之后,我们今天在学习新的一章。
这一章又出名言了,我相信大家都知道: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我们还是先来看原文。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就是说这一章依然是季康子在向孔子讨教。我们前两章说过季康子问了两个问题,结果孔子都明里暗里的告诉他,你要自己先正,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安敢不正啊!
你要先从自己做起,先自己做一个有德的君子,你做出了榜样,那么底下的人自然会上行下效,然后风气就会好转,治理就不那么难了。
刚刚我们又讲过昨天讲的内容,不要害怕那么多盗贼,首先还是要从自身做起,你克制自己的欲望,减少自己的不当的行为,那么也会上行下效,大家也不会做这种危险的事情。你赏赐他让他干,他都不干!
那么这一章,季康子又说出一句话,叫我用以杀止杀的办法把坏人杀掉,然后归到正道那里去。怎么样?
大家想一想,季康子连续吃了两次瘪,依然去向孔子问政。事实上他是有强烈的愿望想治理好国家的,因为毕竟来讲他是当权者。
国君虽然是鲁哀公,但是实际权力掌握在自己手里面,而自己又面临着各种问题和困难。
他不是说就这样了,你爱咋咋地,而是想去把国家治理好。
在这种情况下,孔子作为国老,经验丰富,有德之人,那么向他请教是对的。季康子相信能从孔子那里要到他想要的答案,就是帮他指点迷津。
他为什么说如杀无道,以就有道呢?
这里面也是一种思维。那大家都知道,你把这些坏人都杀掉了,那是不是好人就多了呀?再说杀掉坏人,是不是都被震慑到对方了?对方一看要被杀头就害怕了,就畏惧了,因此就像自己设想的那样天下太平了,这是季康子一厢情愿的想法。
孔子就告诉他说,为政之道并不是靠杀戮就能解决的,说我把坏人杀掉了,就没有坏人了,大家就害怕了,不敢做坏人了,不是这样的,那不是根本。
坏人为什么坏?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的坏人?是有原因的,没有人愿意当坏人的。刚刚我们也讲过,没有人愿意当盗贼,但是为什么还要有人当呢?除了道德品质败坏的,确实好逸恶劳的,这种人有没有?有。大部分人是逼上梁山,没有办法才做的。
再说坏人是杀不完的,你看他是坏人,你把他杀掉了,那又一个坏人又起来了,都杀掉吗?肯定不行的,这不符合社会规则。
大家都知道,历代皇朝到最后的时候都会出现很多造反的起义的,朝廷不镇压吗?镇压呀!诛连九族,杀无赦,都没少杀。
但是结果怎么样呢?起义的人杀之不尽,越杀越强大,最后这些人有势力强大者,就推翻了王朝。
比如说元朝末年,朱元璋、陈友谅等,元朝杀的了吗?没有啊!
最后朱元璋灭了元朝,又灭了张士诚,陈友谅,最后登基建立的大明王朝。
所以说杀人是不解决问题的,而且这里面还牵扯到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呀?
阶级立场不同的人,看法也是不一样的。你认为他是坏人是因为站在你的角度来讲,侵害了你的利益,但是他的角度上来看你是坏人,你侵害了他的利益。都有理的,你也很难说的清楚的。
而且和孔子同时代,比孔子稍微大一点的,孔子把他当作亦师亦友的对待的老子,也曾经说过: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就是说死并不是最可怕的,很多人真的觉得我处死你就怎么样了。很多人是不怕死的,你拿死来压他是没有用的,因为他们有的有自己的信仰,有的有自己的执着,有自己的坚守。
我们就会想到这个在明朝的时候,这个朝代出了很多诤臣,什么叫诤臣?就是拼死觐见,带着棺材去上殿,听我的,好,那我活下来!如果不听我的,那你就把我杀死吧,我活着没有意义和价值了,我的价值就在于阻止你做坏事!
这样的人很多,带着棺材上殿。你说你咋地吧,哪怕生命不要,我要捍卫自己的尊严,我要捍卫自己的权利,这样的也很多。
孔子在这里特别强调了德的重要性。孔子论语里面,我们说了,整个一部论语,要用一个字来概括的话,那就是仁。
仁者爱人,要有仁,有德,我们要用道德来感化对方,而不能指望着用法律、用惩罚来压迫对方,让对方屈服和对方心悦诚服,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怎么办呢?
孔子一直强调要有仁政,季康子你想善,真心的渴望善,那么你就会做出善行来,做出表率来、做出榜样来。
你勤政爱民,与民休养生息,体恤民间疾苦,那么底下的人就会照样学样,像你一样去做事,那么他这个社会风气必然而然就会越变越好。
在这里说到关键了,就是孔子打了一个比方,君子之德就像风,不管是东风、南风、北风、西风,或者说东南西北风,你往哪个方向刮。小人的德就像草,他就会向哪个方向倒,西北风往东南刮,这个草就往东南倒,遇到了风它必然会跟着风的方向倒。
我想这个比喻应该说是非常非常的形象和生动了,大家一想就想的明白。我们到田野里面漫步,看到是一片麦浪,看到一片草原,你会很清晰地感觉到,如果起风了,稍微风大一点就开始草在飘摇,往那个方向倒。
那事实上,君子也就是领导人,他就像这个风一样,你倡导什么,你就会做出什么样的行动,而你的行动就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必然会影响着整个的环境和格局,就是你定下基调了,你实行善行,你就定下了善的基调,就创造了一个温暖的氛围。
那么底下的人都会感到温暖。春风一来,小草就绿了,河就解冻了,鸟又飞来了,人到田野里面受春风吹拂,就感觉到舒爽,这就是你创造的场域环境影响了整个社会的发展。
而不是说我心里想这个社会好,我希望春风化雨,我希望万物兴盛,我希望百花盛开啊,我希望草长莺飞,但是我刮的是西北风,那个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说让草能好好的长,让树能够好好的充满生机,那怎么可能呢?那是不现实的。
所以一个大政治家的领导应该造成一种风气,也就是德这种风气它包括行为、心理、思想等等,创造这样一个人文环境。
在这里我们结合一下现实来讲一下,比如说我们是做公司的,那公司里面难免会有一些你看不顺眼的人,觉得他不够好的人。
怎么办啊?一种办法就是开掉他,开掉他就好了,别人就不敢了。
事实上真的是他的问题,开掉也未尝不可,你找合适的人。但是往往情况不是那么简单,就是你领导者没有做好,养成了这种风气,好人到你这里变坏了。
你会发现开掉一个,再来一个,还是这样。开再开一个,又来一个,还这样。最后无人可开,因为你公司要运转,你老开人,新人他来了又不能适应规则,又不熟,又不懂,干不了事儿,老人又被你干掉了,那你公司不就垮了吗?
再说,你为什么招来的人都是不好的人呢?或者说他刚开始还不错,为什么都不好了呢?要考虑自己的问题,这是作为领导。
你像我们的社群也会出现这种情况,不管哪个社群,都有积极践行者,也都有不太积极践行的,也有的是若有若无的。
今天想起来我觉得不错,我就要在这里动。那有一段时间就觉得别的地方吸引了,就走了,把他们都开掉吗?不是的。
作为社群领导者、创建者,积极分子,那就要积极行动,活跃起来,创造一种好的氛围,让积极在这里的人都能够感受到温暖,愿意在这里呆着,觉得在这里学有所得,有收获。
而让这些若有若无的呢,能够感受到存在,被这种环境所浸染,让只要还没有走的,心还在这里,以后一旦有机会觉得需要了,还愿意进入其中,或者说默默地看一看,感受到某一句话对自己有意义,那就不一样。
在这里就举一个例子,我们这里的罗志华教练,那他最近建了一个圈子叫站桩,冥想站桩。
昨天在他在别的群里发的时候,我去恭喜他,那他就跟我说,大哥也多亏了你,你每天解读论语已经让我感受到了榜样的力量。所以说我听得很开心!
我说我们互相学习,一起进步,就是说我们大家发现没有?不管是哪个圈子,不管是哪一个地方,这个社群创办人,也就算是领导者,他必然是以身作则的,他只要以身作则,那底下的一定会有一帮追随他的人,一起共同进步的人。
如果老大不干了,不做了,那么就真的没有人了。
老大起到什么作用呢?就是风向标的作用,你往哪里吹,底下就往哪里倒,这样导向。
孔子从自然现象,风吹草动,风往哪里刮,草往哪里倒,这个自然现象来做比喻,说君子就要自己作为风向标。自己做榜样,就要执行仁政,仁者爱人,实行德政,这样社会风气才会好转,而不是简单的以暴制暴、以杀止杀,指望着说杀了坏人就都是好人了,没这个事儿。
希望我们战友都能够从中有所收获。做君子做风向标。
好了,时间也到了,今天这一章我们就讲到这里啦。明天我们来讲下一章。这一章比较长。先说一下原文哈。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这一章讲的什么叫达,什么叫闻。
我们常听人说,说社会贤达人士,这个人是个文人,这个闻是我们这里这个闻,门字旁加个耳。
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们明天六点半准时相聚在这里,一起共同学习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