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个词来形容,若即若离,很微妙的关系。
三国演义中所说的鱼水之情,在荆州那段蜜月期是有的,但是没有持续太久。
但是也不像某些阴谋论者所说的那样君臣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心怀鬼胎。如果真是那样,刘备也不可能放心把太子托付给他,诸葛亮也不可能为了蜀汉江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需要分时间段来看,刘备跟诸葛亮的关系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赤壁之战前后,夺取益州之后,夷陵之战后。
第一阶段,诸葛亮出山到刘备进军川蜀。
这段时间里刘备跟诸葛亮的关系是非常亲密无间的,正如三国演义中刘备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实则同桌,寝则同塌,秉烛夜谈,通宵达旦。
一个原因是刘备前半生颠沛流离,屡战屡败的坎坷经历。
刘备本人雄才大略,有凌云之志,又是皇室后裔,关张赵三兄弟固然勇猛,但是谋士乏善可陈,孙乾忠心可嘉,但是才干有限。
刘备痛定思痛,也深刻认识到这一问题,因此遇到徐庶后奉为上宾,言听计从,似乎是局面开始有所好转,不料徐庶半途离他而去,临走前推荐了孔明。
抱着三分希望的刘备三顾茅庐,两人一见如故,孔明的隆中对使得刘备拨开迷雾见青天,开始有了明确的战略方向。
孔明其实也是待价而沽已久。不出茅庐而知天下大势,不是能掐会算,而是信息灵通,官宦世家,人脉圈子遍布朝野和山林。他一直在暗中观察天下英雄,想找到一个既雄才大略,有政治资本,又不甚得意的老板做一笔风险投资,能够充分施展才华实现抱负。
曹操气势不凡,必成霸业,但是手下人才济济,自己去了也不过是锦上添花;近在荆州的刘表偏安一隅,胸无大志,乱世之中不能长久;袁绍更是徒有虚名,有礼贤下士之名但不识人用人之明;江东孙氏是钱塘江小官吏之后,名不正言不顺,注定只能做一方诸侯。
刘备的到来让孔明眼前一亮,这就是一直在翘首等待的完美的君王形象,汉室后裔,文才武略,有匡扶天下之志和仁义宽厚之名,眼下又是半生漂泊,一无所成,正是自己施展才华的时机。
因此二人颇有相见恨晚之感,就有了三国演义中所说的,鱼水之情。
另一个原因是刘备确实是手下人才匮乏。
说到底还是太穷了,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名来利往,出来混血雨腥风九死一生,无非是为了奔个前程图个升官发财,刘备出身微末,家境贫寒,又没有非常有钱的亲戚朋友可以支持,很多年一直是寄人篱下,居无定所。
所以一般人肯定是不愿意跟着他的,毕竟像关张赵这样义薄云天,富贵不能淫和孔明这样有远见卓识,敢做风险投资的人凤毛麟角。
一直到赤壁之战后,刘备在荆州站稳了脚跟,才有了庞统,马良等一批谋士,直到此时,跟孔明的关系还是亲密无间的,孔明依然是他最信任的文臣。
第二个阶段,刘备入蜀之后。
刘备占据川蜀后,蜀中自古就是天府之国,人杰地灵,大批的谋士文臣归顺到刘备麾下,最典型的代表是黄权,法正,李严,才干都不输孔明。
尤其是法正,深得刘备器重,是荆州军入主蜀中的最大功臣,可惜死的太早。后来关羽失荆州后,刘备怒而兴师伐吴,孔明和赵云强烈劝阻,但是此时刘备已经听不进诸葛亮的话了。孔明感叹说,如果法正还活着的话,必然能够阻止陛下伐吴,可见在一段时间里法正在刘备心目中的地位已经高于孔明了。
自此而后,刘备可用的人就很多了,刘备有了对比,也更清楚看到孔明的优劣势,长于战略谋划,治军治国,短于临阵对决,出奇制胜,因此这段时间里,两人的距离是疏远很多了,尤其是孔明劝阻伐吴,君臣关系僵到了极点。
刘备跟诸葛亮疏远还有一个重要政治原因。
入主蜀中后,林子大了鸟也会拉帮结派了,蜀汉政权下面有三个集团派系,以关羽张飞为代表的跟随刘备早年一起创业的生死弟兄,以诸葛亮为代表的的荆州士族,以李严为代表的的蜀中士族。
其中关张那些老弟兄和荆州士族都是外来者,强宾不压主,作为领导者,刘备必须协调好三个集团的关系,不能厚此薄彼,益州士族大批受到重用也是一种制衡手段。
第三个阶段,夷陵之战后。
夷陵大战,刘备倾国而出,几十年的积蓄的兵马钱粮毁于一旦,退守白帝城,悔愧交加,无颜回成都面对孔明和百官。
病入膏肓奄奄一息时,又想起孔明昔日的隆中对,自己的战略决策失误使得没能够在那条路上走下去,不禁潸然泪下,如今自己生命垂危,蜀汉陷入危机,唯有孔明最值得托付后事,于是有了孔明临危受命。
但是此时刘备还是有防备的,先是一个试探,说刘禅争气的话你就辅佐一下,如果他太菜了你就废了他,自己北伐中原,兴复汉室。而后还安排了李严来制衡孔明。
尽管如此,两人此时已是心照不宣了,刘备临终托付大事,孔明也是感激涕零,自此而后,大权在握,有机会充分施展才华抱负,也一直感念刘备三顾之恩,士为知己者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