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一位在北京工作的好朋友有幸排到了新能源电动汽车的购买资格,有效期为一年。因为没有北京户口,在京工作六七年的她不能很早的去摇号购买燃油车,但聪明的是,她在去年9月份改排电动车,并在半年内如愿以偿的拿到了购买资格。
这本来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可在听完周围某些人对电动汽车的吐槽后,她却苦恼和犹豫了起来。
小Z与朋友共事6年有余,家有一套loft小公寓和一部燃油车,但都不在自己名下,并且车牌是租来的。当朋友兴高采烈的与她分享自己拿到北京新能源汽车购买资格后,小Z淡淡的说:“新能源?就电车呗,跟老年代步车有区别吗?”“当然有区别啊。”朋友当真以为小Z不懂新能源汽车,认真的想要科普一下:“这是新能源,电池跟老年代步车完全不一样的,能开几百公里呢,跟燃油汽车性能差别也不大,上下班开和回我老家开,足够了。”小Z撇了一眼朋友,开始了噼里啪啦的一通说教:“你要做小白鼠吗?这燃油车都跑了多少年了,成熟的很,电车才几天?没差别,没差别为啥车牌是绿色的,巨丑好吧!再说,我觉得跟老年代步车才是没多大差别,都得充电,里程都很短,你能保证想充电的时候就能充电吗?充电也没那么快的好吧。这么容易就排到新能源电动汽车的购买资格,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市场急需足够的小白鼠!你要想买车的话不如跟我一样去租一个油车的车牌,开着舒服。”
朋友听完小Z的吐槽,觉得很无力,本来挺兴奋的心情一下down到了谷底,刚才好像句句都在拿“傻瓜才买电车”戳她的小心脏。
朋友觉得,不是无法去反驳小Z的言论,而是觉得话不投机半句多。小Z的话虽然貌似有一些道理,但口气却让人没办法愉快的接受,就像一个咄咄逼人的愤青。另外,小Z摆出的道理缺乏对现实的考量和对理论的了解,略显苍白。这种说教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用自己的经验,强势的将自己置于高姿态对别人的选择和决定进行指摘。
朋友虽然长期在北京工作,但老家离京很近,基本每个月都会回家看望家人。以前只能选择乘坐大巴、火车或者拼车回家,时间不自由,如果有了一部自己的车子,就会方便的多。这一点来说,燃油车或者电车没有差别。
但是,在北京的购车政策下,想要买一部燃油车太困难了。
据称,2018年北京小客车摇号中签的几率是1/1900,而最容易中奖的福彩3D的中奖几率是千分之一。我周围朋友中,摇号三五年未果的大有人在,而在很多北京家庭中,举全家之力去摇号的也不在少数。所以,购买燃油车摇号中签的难度可见一斑。
朋友自然也是评估自己的中签难度和购买需求后才转排的新能源电动汽车,在我看来是绝对的明智之选。
以上,便是关于对现实的考量——需不需要买车,什么时候能买什么样的车。
如果说小Z缺乏对朋友现实的考量,只是自己现身说法,而且话说的不太好听,充其量只能说小Z不懂得换位思考和说话的艺术,那我认为她不如去看看《蔡康永的说话之道》,毕竟让别人喜欢听你讲话,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项能力。
但是,如果只是将新能源电动汽车与老年代步车和燃油车进行一些想象层面的对比,难免简单粗暴的有些明显了。这就好像男女朋友相处过程中,一方总会莫名假象对方会出轨,却拿不出任何证据一样。
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技术先进性姑且不论,单凭环保这一方面来说,已经令传统燃油车无法企及了——新能源电动汽车实现了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的零排放。此外,出行方面,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成本比燃油车低很多,而且在北京而言,充电桩的数量已经远超电动汽车的数量。所以新能源电动汽车的使用成本比燃油车低,便利性与燃油车相差无几。
虽然新能源电动汽车在污染物排放方面确实实现了环保的飞跃,但它也不是无可挑剔的。比如,电池的回收和利用目前尚无特别成熟技术可以运用,未免二次污染,新技术的研发迫在眉睫;电池只是储能,其能量终究来源于煤电、风电和水电等,而煤电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和稳定的电力来源,但同时伴随着高污染高耗能的问题。所以,评价新能源电动汽车的优劣,不能单从好不好充电、里程长短、直接的零污染排放等方面来对比,而是要认识到任何事物的存在均有其两面性,需要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
讲这些,未免太枯燥晦涩了些,况且本人也不是专业人士,未免贻笑大方,到此为止。
就我朋友的个人情况而言,显然她是倾向于购买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因为这对她而言是目前做好的选择。只是被小Z莫名其妙的打击后,朋友才有一些苦恼和犹豫。当我把以上的客观事实和道理一一阐述之后,朋友也如释重负一般:“看来坚持自己的想法并没有错。可能以前是对牛弹琴了吧,也可能是我有点过于在乎跟人相处的关系,不好意思去反驳与自己不同意见的人。我觉得以后在乎或者不在乎,还是因人而异,就事而论吧。”
所以你看,虽然只是买车这样一件小事,也能让人看清自己和看清别人。深度思考一下,每件事都会让自己有更多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