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水和钻石逼死强迫症的故事

一个水和钻石逼死强迫症的故事_第1张图片
图片取自NPR官网

本文根据indicator7月25日节目整理而成,音频文本点击:The Diamond-Water Paradox


STACEY VANEK SMITH 是NPR planet money节目的王牌主持人之一,她来自美国西北部的爱达华州(Idaho),和所有爱达华州人一样,她对水资源有着特殊的不安全感,水对于爱达华州来说极其珍贵。爱达华州是美国西北部的一个农业大省,但这里的农业用水都来自地下以及河流,而不是雨水,雨水是很稀缺的资源,一旦遇到干旱的季节,所有的农作物都会干旱死掉。

一个水和钻石逼死强迫症的故事_第2张图片
爱达华州

不只是爱达华州,世界的很多地方水都是非常珍贵的,我们需要水,才能活命。而正是水的这种属性,引出了困惑经济学奠基人亚当斯密一生的难题:diamond-water paradox.

Linda Yueh是《What Would The Great Economists Do?: How 12 Brilliant Minds Would Solve Today's Biggest Problems.》一书的作者。在书中她为我们解释了什么是diamond-water paradox.

一个水和钻石逼死强迫症的故事_第3张图片
图片取自亚马逊官网

亚当·斯密,一直坚信自由市场,即我们经常提到的"看不见的手"每天都在调节各种经济活动,期中自然包括给合适东西配上合适的价格,也就是价格和价值相互匹配。这确实是一个完美理论,在当时的环境下也是相当先进的一种理念,但是却无法完美解释diamond-water paradox。

也许很多人都没有认真的思考过这个亚当·斯密一生都没有解释清楚的问题:水是生命之源,我们需要水才能活下去,但是钻石却是可有可无。我们不需要钻石帮助我们续命,这样来看水比钻石的价值要高得多,但是实际的情况却是,钻石非常的贵,由其是品质好的钻石,而水却极其的便宜。

钻石的价格看起来和它的价值并不匹配。这就形成了一个复杂的难题,因为亚当·斯密说过,市场是聪明的,会根据供需给不同的商品一个与价值相匹配的价格。价格也从侧面反应出这个东西的价值,但是这个水和钻石事情,真的让亚当·斯密非常纠结。他无法用他的价值论去解释这个问题,进而形成了一个悖论。

亚当·斯密试图先从供需入手,他认为水可以从天而降,河流、湖泊、地下水,各种渠道都可以获取,而钻石却不一定这么随处可见,要进入矿山开采。这就造成了钻石比水要稀缺。因此钻石就比水要贵。

但Linda Yueh告诉我们,或者说我们的常识也可以告诉我们,水在地球的很多地方都是非常稀缺的,要比钻石还要稀缺,在这些地方水可能确实要贵一些,但是地球上没有任何一个地方的水资源能够卖出钻石的价格来。

亚当·斯密以及另外一些经济学家还有一个解释水和钻石价格悖论的理论。他们认为也许是人工的不同造成了这个差异。比如我们需要多少人工来创造水和钻石,生产的难度有多大等等,但是这个理论也并不是滴水不漏的(watertight)。

因为钻石大多数时候确实是比水要难以开采。我们需要探矿、开采、打磨、还有后续一系列的销售运营工序,需要大量的人力。但是开采水资源的难度有时候也会比钻石要难的多的多,比如,沙漠里开采水的难度可能比上天还要难。

亚当·斯密去世于1790年,终其一生,他都没有办法完美解释水和钻石的悖论。接下来的100年来,无数的经济学家前仆后继,依然无法解开这个逼死强迫症的悖论。这里读者们也可以停下来思考下,看看自己能不能打败亚当·斯密,替他完成未完成的解答题。

钻石与水的悖论一直困惑着经济学家,直到以为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Alfred Marshall的出现,才解开了这个“世纪经济学难题”。


一个水和钻石逼死强迫症的故事_第4张图片
Alfred Marshall

Alfred Marshall(1842—1924)近代著名经济学家。他解开钻石与水悖论的方式其实是一种思维上的转变,他认为人们对一样东西的价值判定并不是固定的,而是会伴随“边际效应”。

如果是说单纯按照价值价格匹配来看水的定价无论如何都无法达到钻石的程度,我们需要把我们在某一特定的时刻对这个东西的兴趣,你有多想要这个东西也考虑进去。

举例来说,你再沙漠里,严重缺水,而整个沙漠只有我拥有水,我卖给你的第一桶水,你会用你的一切一切,甚至可能是你的钻石来与我交换,这个时候水对你来说就是救命,只要给你这捅水你什么都会给我,因为没有这桶水你可能会死掉。同样的,第二桶水对你来说也会很珍贵,你可能用他来洗脸刷牙,第三桶水可能还是很珍贵,你会用来储备。以备不时之需,但是接下来,第四桶水,第五桶,直到第20桶,第100桶,你可能需要一个大仓库来去装这些水,这时候第100桶水对你来说可能就没有第一桶那么珍贵,这时候的你,对水已经没有感觉了,甚至觉得有点麻烦,因为你要找地方存储这些水,甚至没地方放你可能会倒掉它,于是水的价格直线下跌。

想象一下钻石,新婚的第一颗钻石,很贵,很美;第二颗钻石也很贵,很美;第三次你可能买了一个钻石手链,第四次钻石项链,第五次钻石胸针,第六次...第二十次,甚至第100次,无论你拥有多少钻石,你总是不嫌多,而且你买第100个钻石的价格会和第一颗没有什么差别,甚至会更加昂贵。人们永远不会因为拥有太多钻石而感到不爽。

对于钻石来说无论拥有多少钻石,它的价格和价值维持不变,而水则是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境遇,越多的水他的价值就会逐渐下降,困扰亚当·斯密一生的钻石和水的悖论就此解决。

葡萄说


边际效应在各个领域都随处可见,经济学中关于需求的分析,商业中投入产出比、新产品研发,旧产品下架的决策等等。在教育领域,一开始学习的效果总是很明显,随着学习时间深入学习效率也逐渐下降。

心理学上,之前写过一篇关于食物的文章,里面提到人们在一餐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开头和结尾的食物,旅行也是一样我们队开头和结尾的记忆最深刻,人们随着时间的推移注意力,兴奋度都会逐渐下降,对于过程的记忆也越来越少。

甚至在很多电视剧中,一开始备受折磨的女主不再天真浪漫,在磨难中逐渐麻木、黑化最终转变适应,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边际效应的体现。

当然也有一些我们以为“司空见惯”的东西,直到失去才觉得可贵,而这个时候就已经晚了。比如我们的水、空气、自然环境、我们的动物朋友们,有时候我们觉得很泛滥的东西其实已经很稀缺了。比如上次讲到的沙子。

总之还是那句话,保持一颗谦卑、感恩、敬畏的心,善待他人,保护环境,热爱动物。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个水和钻石逼死强迫症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