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暇涨知识系列——中华名将之 孙武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用兵之道,且看孙武!

闲暇涨知识系列——中华名将之 孙武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个人档案

姓名:孙武

性别:男

学历:无文凭,但有不知名的大师指点(齐景公22年孙武蒙山求学)

身世:父亲孙凭,出生贵族,富不知多少代

职业:作家,军事家

生卒:公元前545年—公元前470年(公元前年份是倒着减的,到公元后就正着加了)

主要经历:公元前545—公元前532:书生

公元前532—公元前512:作家、隐士、农民

公元前512—公元前484:吴国大将军(主要打仗)

公元前484—公元前470:隐居林泉,无业

公元前545年的某天,齐国卿孙凭诞得一子,虽然没有任何一项发生,但却出了一位大能,这就是流芳百世,被后世尊称为“兵圣”、“兵家鼻祖”的孙武。因为家庭环境不错,他年少之时可以安安心心的读书学习,不必为吃饭睡觉而发愁。由于当时正是战争时期,而祖父、父亲都是带兵打仗的将领,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耳濡目染之下,小孙武就喜欢研究一些带兵打仗的事情,久而久之,培养的军事才能让他敏锐的发现打仗其实是有很多门道在其中的,在偷乐的同时,他更加努力的去钻研这些规律。所谓兴趣是人最好的老师,指的便是这个。当他正值18岁年华之时,心中的伟大抱负与叛逆,促使他萌生了离开这个内斗重重的国家的念头。不顾父母的挽留,他毅然告别七大姑八大姨,背上包袱,浪迹天涯。

这时的孙武通过敏锐的分析看上了正值壮年、爱民如子、不乏雄心的有为青年吴王阖闾。说到这阖闾,他上位的手段也有点不太地道,他派专诸再给上一任吴国领导人上菜的时候,把人家刺杀了,所以在任之时就格外的礼贤下士。当孙武来到吴国后,结识了另一位牛人——伍子胥。说到伍子胥,这人很有本事,因为楚王杀了他的父亲和哥哥,他发誓要报仇,还在逃亡的过程中一夜白头过(可能褪黑素分泌不太好吧)。两人互相一看,对上眼了,都是胸怀理想的有志青年,虽然一个志在强国,一个意在报仇,但这并没有妨碍他们组队前进。于是他们一起隐居讨论天下实事,等着那一天的到来。

到了公元前515年,吴王广纳贤才,找到了大名鼎鼎的伍子胥,委以重任。但是苟富贵,勿相忘的道理伍子胥还是知道的。在公元前512年吴国准备西进伐楚时向吴王推荐了孙武,于是,孙武的机会,来了!

古人也十分看重对人的第一印象,“人未到而声先至”便是一贯的手法。像孙武这样的大军事,自然是要将自己的得意之作报给领导看的。于是他把自己的兵法十三章呈给了吴王,吴王一看,心中大喜:这个年轻人了不得,条理清晰,逻辑缜密,兵法论的头头是道,是个将才。但作为一国之君,考虑的还是比较周全的,不能招聘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员工啊,况且这个人还要担当大任,所以他就对孙武说:“可以小试勒兵乎?”“可。”“可试妇人乎?”“可。”原来是要让孙武操练一下后宫佳丽,孙武也不含糊,有板有眼的进行训练。可宫女们平时习惯了歌舞升平,哪有人会在乎这个,嘻嘻哈哈好不热闹。孙武也憨厚:约束不明,申命不熟,将之罪也。就说纪律没有要求,并且让大家熟悉,是我的罪过。他三令五申后下令继续训练,宫女们依旧说笑不止。这下子孙武一怒斩红颜,下令将左右两个队长——吴王的爱妃,推出去斩首。还说了句古今名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心疼了老吴同志老半天(no作no带是有典故的)。这之后吴王摆正了对孙武的态度,封他为大将军,日夜练兵,准备伐楚。自此,吴国真正崛起,孙武成名之时将至!

就在孙武担任大将军当年,吴、伍、孙三人组便指挥吴军攻克楚国附属国钟吾国、舒国,经验不足的吴王同志,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想着借此机会,一举攻下庞大的楚国,孙武便进言“指点”:楚国军队是很厉害的,不是这两个小国可比,我军连灭二国,人困马乏,不如暂时休整,等待时机。吴王这才醒悟过来,班师回国。因为撤军害怕楚国跟在屁股后面打,所以孙武与伍子胥还和楚国玩了一手游击战,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楚国被弄得疲惫不堪,就像拳拳打在棉花上——有力使不出。摆脱了楚国,吴国满载而归。孙武自此便开始显露头角。

公元前506年,曾蒙受耻辱的楚国,首先对吴国的附属国蔡国发动了攻击。来而不往非礼也,当年你灭我小弟,今日我便断你臂膀!这三人组收到消息,立即指挥训练有素的三万精兵,乘船溯淮而上,直趋蔡国。楚国见正主出来了,便不得不放弃对蔡国的围攻,调整部队,集中主力,准备以逸待劳,打吴国一个措手不及。但孙武是那上当的主么?只见他充分发扬创新精神,果断舍弃战船,令部队登岸从陆路进军。这下子搞懵了伍先生:吴军擅水战,为何要以己之短,攻彼之长呢?孙武解释说:用兵作战,最贵神速,现在逆水行舟,速度极慢,等我们到了就是领盒饭,再打个啥仗啊。我们要走别人不走的路,这样还能打楚国一个措手不及。伍子胥深以为然。于是孙武从三万人中挑出3000精锐,轻装急行,打响了柏举之战。

一开始,孙武布下口袋阵,令部队且战且退,引诱楚军进入包围圈,三战三胜。之后到了柏举(今湖北麻城),两军决战,孙武先发制人,冲乱楚国阵脚,吴王引主力攻之,大胜。楚军溃逃至清发水(今湖北涢水),由于后有追兵,争相渡河,结果孙武看准时机,半渡而击,俘虏了一半楚军。逃出虎口的楚军饥肠辘辘,气喘吁吁。得,不吃饭,哪有力气跑路啊。大家伙先做饭,填饱肚子再说。正在楚军盯着快要做好的饭流口水时,吴军犹如神兵天降出现在了他们面前。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楚军仓皇而逃,吴军不紧不慢,坐下来慢慢吃了对手为自己贴心准备的饭菜,继续追赶。就这样,在孙武的神勇指挥下,吴军只用了十天时间就占领了楚国国都。

而楚昭王一看吴军异常生猛,就想着避避锐气,带上楚国大旗落荒而逃,整天收到的消息不是这儿被攻占几城,就是那被掳掠几人,妃子让人抢了,就连老爹也被人从坟里闹了出来,怎一惨子了得,幸好后边又在两个人的帮助下复了国,当然这是后话。在这时,越国趁机进攻吴国大后方,加上秦国前来帮助楚军,吴王同志一琢磨,这好处也得到了不少,战士们也想念亲人,想念家乡。于是就美滋滋地班师回朝了。这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3万对20万)之战,让孙武这个名字第一次流传天下。

平静了一段时间后,到了公元前496年,吴国的老对头,越国的越王允常去世,他尚且年幼的儿子,也就是之后卧薪尝胆的猛人,勾践即位。可吴王同志不知道啊,他想趁越国国内局势不稳扳倒越国,国君又是个小孩子,这不是天大的好机会吗?越想越兴奋,便不顾孙、伍二人的反对,在准备工作没有完全就绪的情况下,仓促出兵,不料勾践少年有神勇,丝毫不畏来犯之敌,而且还给了老吴同志上了一堂课。他让死囚在军阵前站成三排,等两军对阵之时,这些死囚大呼小叫地冲进吴军阵中,不是杀别人,而是自杀。这一手骚操作,可把吴军吓坏了,连身经百战的老兵都愣了神,结果不言而喻,越国趁机发动攻击,大败吴军,老吴同志傻了眼,逃跑的时候估计忘了拍马,被射了一箭,就这一箭,要了老吴同志的命。临终之前,老吴握着小吴的手说了句不能忘记为老爹报仇啊,就呜呼哀哉了。小吴同志带着一雪前耻的决心,在孙武和伍子胥的辅助下,加强军队训练,完善装备。

公元前494年春天,吴国于水路对越国发动了进攻,孙武再显神威,玩了手疑兵之计,在夜间找人举了许多火,把迅速冲向越军阵地,黑暗中火光连成一片,越军不知有多少人,惊恐万状,军阵散乱,吴军乘势猛攻,兵败如山倒,越军死的死,逃的逃,勾践带着剩余的5000残兵逃到了会稽山,被吴军团团围住,只能向吴屈辱求和。小吴同志好了伤疤忘了疼,不听伍子胥劝阻,做出了亡国的决定——同意求和。不知道老吴在九泉之下看到这一幕,会不会掀开棺材板跳出来。之后就是勾践同志在吴国受到一系列屈辱,却暗怀大志,最终回国的励志故事,这里暂且不提。打败了越国,孙武又在公元前484年辅佐吴王,在艾陵之战中战胜齐国,不仅使自己扬名天下,而且还让吴国取代晋国坐上了霸主的位置。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

但在这之后,小吴同志日益骄横,贪图享乐,不听忠言,由一个有志青年堕落到了一个无为之人,还逼死了他最为忠心的功臣伍子胥。孙武见状,看出夫差只可共患难,不可共享乐,也深知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道理,遂退隐山林,终了余生。

结束了?

结束了。

真的结束了吗?

没有。

从理论上说,故事结束了,但从实际意义上,还没有。

孙武之所以被尊称为“兵圣”、“兵家之祖”,除了战功显赫,还有他对后世产生的巨大影响。一本《孙子兵法》流传于世界,不仅为现代军事理论造就了一个完美的基础,还拓展到了现代的各个领域中,是他留给我们的一笔财富。我写这些文章不仅为大家在闲暇之时能增长知识,了解古代名将的传奇人生,还为了让大家能铭记他们对几千年后的我们所做出的贡献。

感谢您的阅读与支持

关注我的公众号:名将那些事儿

有更多有趣视频和故事等着你

可以告诉我你自己喜欢的中华名将,可能下一个就是 ta哦

下期主角:杀神白起

你可能感兴趣的:(闲暇涨知识系列——中华名将之 孙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