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管理之认知论

人们的情绪是由人的认知决定的 即A-B-C公式。

A代表外部刺激。代表我们日常遇见的具体的人或事情。除了那些重大的事件外,A 就是那些烦人的小事,工作中的,比如难缠的上司、同事,办公室的勾心斗角,沟通不够等等;生活中与配偶或情人冲突,家务劳动,财务问题等等。有时候A还是一系列出错的事情。

接下来我们暂时不管B,先看C,C代表在A的情形下你的情绪,如果你有一个重要的会议,但路上大堵车,这时你就会从平时的绅士变成路怒一族,不断并线加塞,嘴里骂骂咧咧。那么真的是堵车导致了你这样的愤怒行为了吗?不是的,在A和C之间,有一个B——就是我们对具体发生的人或事的评价方式。

这样你就会明白,不是A这件事一定会产生C的结果,A本身不会导致C,而是B导致了C,A只是诱因。这儿有个例子,美国有个非常有名的哈林花式篮球表演队,他们有一个小品节目,有一个球员拿着一个篮球不撒手,另一个要不到,非常生气,就泼了前面那人一杯水,被泼的哥们就很生气,拿起球场上的一个塑料垃圾桶就到处追泼水的人,泼水的人很害怕,就跑到了观众席,拿桶的人就继续追,眼看就失去了平衡,要把桶里的东西倒在一个小观众身上了,那个小朋友吓得乱叫,这是正常反应。但如果这个小朋友已经看过一次的话,他会非常开心,挺直身子大叫说:“来吧,倒啊!” 因为,他知道里面装的是糖果。可见B的不同,你以为理所当然的C其实也是不一样的。

曾经我也跟很多家长一样,面对孩子的错误行为很恼火,有时火冒三丈都想揍他一顿,有一次听一位妈妈分享她的育儿观念,她说每当她的孩子有错误行为时,她很欣喜,因为又可以有机会增进孩子跟他的感情了。因为每一次行为背后都有动机,为什么他会有这种行为,背后的动机是什么?她需要什么?这样耐心的询问之后是不是让我们更加了解孩子,尤其是错误的行为,一定有孩子的原因,更何况错误二字是我们父母给定义的,也许当知道真象后根本不是我们想象的那回事。大家还记得孩子几个月大的时候很喜欢将东西扔掉吗?你捡起来,他继续扔,一次有一次,他不厌其烦,咯咯大笑,而那些不懂孩子心理学的人就会很愤怒,孩子怎么那么淘气。其实当你的评价方式变了,完全是另一种情绪,那个年龄段的孩子就是喜欢将各种东西扔掉地上,从而观察东西掉落的样子,他很好奇也很兴奋,就像我们做实验一样,一次又一次观察,不厌其烦。这是孩子在探索这个世界。有了这个认识,当我们再次看见这个年龄短的孩子一次又一次将捡起来的东西往地上扔的时候,我们会不会会心一笑,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的帮他捡东西呢?一定会觉得他们这个举动好可爱是不是。B改变了,C也就改变了。而A还是那个A。

你可能感兴趣的:(情绪管理之认知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