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④|读书不苟且

《文心》④|读书不苟且_第1张图片

读了这么多书,却还是过不好这一生;报了这么多课程,一年之后仍旧原地踏步。

这是许多人的困惑。可你真的会读书、会学习么?


思考回问

过去一年,感谢坚持的自己。每周一本书,每天一万步,身体和心灵,都在路上。我坚信,天道酬勤。成功就在前方。

是不是被自己感动了?坚持读书,怎能不成功?

但你可曾问过思考过,读过的书籍中,对哪本印象最深,为什么?它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你如何评价?它带给你什么启发?又对你的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

看你那一脸茫然的模样,怎能大言不惭,认定自己博览群书?读书没有自己的感悟,便只是浏览,不是阅读,更无法提升自己。

你的“读书”,更像是收藏,囫囵看过,展示柜中便增加一本藏书,多一点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古有叶公好龙,今有人好藏书,本质都是作为炫耀的资本。唯有琢磨消化,思考回问,才是真正拥有书籍的方法


问作品,问自己

问题来了,怎么问?《文心》中多次提及“回问”,它对于读写都十分重要。今天先谈谈读的回问。问什么?一问作品,二问自己。

还记得鲁迅先生的两株枣树吗?《秋夜》的鉴赏过程中,我们一直在问作品。作者定位,作品的历史背景,内部与外部的经验等,每一处都在问;在问作品的过程中与作者达成共识,从而引发共鸣。

很多人止步于此,满意而归。殊不知问作品只是开始,问自己才是重点。

“对我有什么用?”是问自己的中心。问作品要结合时代,问自己更要应用于时代。

《文心》中,教书多年的周枚叔评陶渊明的田园诗也提及这一点。

你们正年轻,一定要到都会去,在这大时代的漩涡中沉浮的。现实的田园诗,将来在你们只是一种暂时消遣的东西,你们自己所急切需要的是工场的诗或都市的诗啊。

了解靖节先生的时代,能读懂田园诗的闲适;结合当今高速发展的时代,作用却是警醒。我们被时代的洪流所裹挟,无法逃避,唯有逆流前行。在问作品中获得片刻消遣,又在问自己里直面现实,也算是一举两得的事了。

对我这种写作小白来说,问自己就更重要了。朱自清先生在本书的序言中曾说:

 “只注重思想而忽略训练,所获得的思想必是浮光掠影。”

思想通过文字表达。大家之所以为大家,除了思想的深度胜于常人,在表达上也令人受益颇多。这文章为什么读后令人拍案叫绝,赞赏不已?作者是如何一步步说服读者的?

“如果叫我来写将怎样?”对于书中的一个字这样问,对于一句的构造和说法这样问,对于句与句的关系这样问,对于整篇文章的理应布局等也这样问。

经过这样自问,大家的独特之处就显出来了。这些闪光点,就能直接学以致用,使写作水平获得长足的进步。这些对写作者而言珍贵的宝藏,都是在问自己中发现与体会的


读书不苟且

总有诗和远方,生活却总要看眼前的苟且。想要不苟且的人生,那就从不苟且地读书开始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心》④|读书不苟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