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不认同穷养孩子?

如果我们做一个排名,家长教育孩子最关心的10大话题。孩子穷养还是富养,一定榜上有名。

做父母的都会思考这个问题。穷养富养的选择,就像马拉松赛道的方向,发现问题的时候,已经来不及改了。

有人戏称:男孩子穷养,不然不晓得奋斗;女孩子要富养,不然人家一块糖就被拐跑了。

每当说起关于穷养富养的话题,我也会想起台湾作家刘墉对他儿子的教诲,他说希望他儿子未来有一天在女朋友家做客,既能把一整只龙虾吃得干干净净,让对方知道孩子见过场面;而当女朋友家龙头漏水时,又能立刻拿起扳手修理,让对方知道自己绝非娇生惯养,而是有责任担当。

但是今天已经跟以前越来越不一样了,放在过去,穷养和富养依然可以争执一番。

但现在,我只认可一个观点:我不是说推荐你富养,但是我绝对不认同穷养。男女都如此。

因为对绝大多家庭来说,就力所能及的养就行了,富不到哪去。

就怕更多的人瞎折腾,借着穷养孩子的借口,想偷懒过的轻松点,应该投资的不到位,反倒是省钱到抠门的小心思都传给了孩子。

穷养不怕穷物质,就怕穷思维。


给大家讲几个真实的故事:

以前的一个女同事,因为家境不好,从小特别要强,985名校年年拿奖学金的那种,工作后,因为能力强也真是拼命,工资半年一个样,短短3年,现在已经是某创业公司的合伙人了。

人长得也很不错,以前我们还总说她明明能拼颜值,干嘛非要拼命。

唯一的问题是,她一直到现在内心极度自卑。

同事告诉我,她觉得“穷”这个观念,会慢慢发酵。

她家不止是穷养,她家是真穷。她每年都要担心,成绩不好,就没有读下去的机会了;考上了个985高校,爸爸很高兴,收到录取通知书那几天光拉着我走亲戚收红包了;不谈恋爱,大学里拼命做兼职,一牵手就害怕,自卑的根本没法直视别人;不想上街,因为看见喜欢的衣服没钱买,要难过很久。

如今,虽然买奢侈品,已经有钱到不需要看吊牌。

但钱一花到某个数字,就会有罪恶感,不占便宜就浑身难受!一进入高消费场所,非常惧怕跟老板和服务人员说话。

只能接受以下对话,

店家:你好,blablablabla。

同事:(我要干嘛blablablabla)

店家:好的。

绝对不要多说一句话,说多了感觉很煎熬。最后给了钱才如释负重。除非和别人一起或者必须独自去的时候,她宁愿宅着。

人际关系不但不自信,甚至有点奴性。一个合伙人毫无气场,微有点驼背。社交场合跟别人交流有极大的心理负担,对对方很多话很敏感。对谁都不自觉的自我矮化。

更严重的一点,就是极端的自我焦虑。以前没钱,拼命工作,觉得要到一定阶级,有点钱后会缓解,谁知越往上走,见识到了更大的阶级差距,非但没有缓解,好像更加发酵了。甚至产生了自我否定。

现在,她存了再多钱也还是焦虑,不敢追求所爱:“我怕高攀不上。”

我为什么不认同穷养孩子?_第1张图片

还有个男同事,将近四十,谈恋爱总是失败。他自己总结原因,认为是现在的女孩子太物质,丝毫不觉得自己有问题。

其实,他硬件真的不错,博士毕业,工作能力还不错,为人也挺热情。就是过的太省了。

他谈恋爱,只有三种消遣:吃饭,逛公园和看电影。公园有年票,电影可以团购,吃饭只知道肯德基和麦当劳。

基于他总是失败,我们建议他带女孩子去看看话剧,看看画展,来个近途的旅行,他都觉得谈恋爱期间就是白花钱,希望AA。

吃饭我们建议他去点稍微有情调、有档次的地方,他去了,只点土豆丝、白灼菜之类的,饮料还要自带瓶装的。

我们给他介绍过一个不错的女孩子,从不花他的钱,出门都AA,约会也从不说随便啊,你来安排,之类让人抓狂的话,但他看了人家朋友圈,偶尔出去旅游,经常在咖啡厅、网红店拍的照片,他就觉得这样女孩子拜金,娶回家败家。

后来我发现他找不到女朋友也并不全是因为金钱观,实在是很难有共同语言。

他的业余生活就是回家看电视,出门逛公园。他不知道什么是慕斯、什么是乳酪、什么是提拉米苏,人均几百的日料干脆听都没听过。商场里的衣服品牌几乎都不认识。我们在办公室聊聊育儿经,他很费解养孩子为什么要花大钱教育,吃饱穿暖不就行了吗。他完全丧失了对新事物的热情,但凡要花钱的,他都不会去尝试。

我以前以为他是因为从小家庭贫困才这样的。直到和他父亲接触过几次。

他家虽然在农村,但是条件比很多城市人不知道强到哪去。他的父亲非常为他自豪,认为他完全靠自己,考上博士,在北京找到工作,还有户口,非常之优秀。

他父亲认为自己的教育非常成功:“要让他知道什么是苦,吃的了苦,才知道奋斗!钱,要靠自己挣,才有的花!”

这种观念,才是现在穷养最真实的写照,思想太过狭隘。


为什么我不认同穷养?就是因为穷养带来的好处,远抵不过观念错误带来的影响深远。

穷养的孩子,形成固定的思维,认为“花钱是罪恶,省钱才安全”。就像我的男同事一样,不省钱的就是败家。没有生活情趣,没有兴趣爱好,纵有文凭工作,省了钱也不会花啊,谁会愿意和这样“抠”的人共度一生?

在现在这个信息极大丰富的时代,尽可能多的让孩子接触新的事物,给孩子陪伴的同时,创造更好的条件,孩子可以获取更多的物质、教育、人脉、信息条件,心态才更为成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穷养的孩子,获得的信息渠道少,经历少,见得世面少,就会像女同事一样,毫无安全感,极度自卑,总在担心自己钱不够多,跟人打交道永远妄自菲薄。

最关键的是就算穷养孩子会省钱,也未必会富有。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查德•塞勒,在谈到为何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有,这个问题时说:

穷人的钱是用来维持生计的,所以穷人常常对钱有“拥有感”,花100元钱的痛苦大于得到100元商品的快乐;喜欢的东西没货了,竟然如释重负地松一口气。而富人相反,他们的钱是用来“钱生钱”的,不停地进进出出,心理无负担,这样的心态健康,也有利于对赚钱做出正确决断。

北京今年高考状元,熊轩昂接受采访时说的一番话,因为见识非凡,谈吐得体,受到一致热捧:

农村地区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好的大学,我之所以取得高分,跟自己的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关,北京大城市得天独厚的教育资为他提供了农村地区考生的没有的条件和捷径。现在的状元都是这种家里又好又厉害的,我父母是外交官,因为我这每一步的基础都打的比较牢靠,所以最后自然水到渠成。

我不否认仍然有些孩子穷养,性格健全,发展良好。但我为什么仍然不认同穷养孩子?因为我这么努力,就是希望我的孩子,懂得享受生活情趣,也自信“配得上世间所有的美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为什么不认同穷养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