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洪蓝孔雀服饰 | 贝叶经的制作技艺

贝叶经最早起源于印度。一般认为贝叶经是在公元7世纪前后随南传上座部佛教传入斯里兰卡,再经缅甸、泰国传入我国云南省西南边疆地区。


景洪蓝孔雀服饰 | 贝叶经的制作技艺_第1张图片

西双版纳的傣族与泰国的泰族、老挝的老族、缅甸的掸族具有相同的族源(百越族群),又共同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其居住地域又山水相连,所以形成了一个东南亚贝叶文化圈。


景洪蓝孔雀服饰 | 贝叶经的制作技艺_第2张图片


非物质文化遗产常被称作民间文化历史的“活化石”,云南贝叶经就是“活化石”之一,被称为“刻在树叶上的傣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文化瑰宝之一。


景洪蓝孔雀服饰 | 贝叶经的制作技艺_第3张图片

贝叶经的制作工序


贝叶经的制作过程主要是要经过采摘贝叶、煮贝叶、洗贝叶、烘干、制匣、穿线、书写等几道复杂的工序。贝叶经本做工精细,规格统一,在经书的四涂抹一圈金粉,能够给人一种古朴、大方的美感。


景洪蓝孔雀服饰 | 贝叶经的制作技艺_第4张图片
1贝叶经的制作取材

取材的贝叶是生长于西双版纳的贝多罗树叶。在每年的3-4月份,雨季来临前,制作贝叶经的师傅们都会去采集书写用的贝多罗树叶,再把精心挑选的树叶进行整理,裁剪成书写所需要的长度和宽度,然后把裁剪好的贝叶扎好成一束束地放进锅里进行煮,煮后取出再进行晒干。为使叶子整齐平整,每一片树叶都必须夹好。最后,在每片叶子上用铁笔刻写、摸墨和涂擦。


景洪蓝孔雀服饰 | 贝叶经的制作技艺_第5张图片
2贝叶经的刻写

在贝叶上用于刻写的铁笔也是经过特制的,为了能够使铁笔在刻写的过程中便于舒适地刻写,一般师傅们所用的铁笔都是自己所特制的。为了能够便于刻写,师傅们手边一般都会放有一块磨刀石,以便在刻写的过程中笔头粗了可以方便将笔头磨尖而不至于耽误刻写。而一般一册较大贝叶经的刻写时间大约需要五天左右的时间。 


景洪蓝孔雀服饰 | 贝叶经的制作技艺_第6张图片
3贝叶经的上色与保存

对于贝叶的上色,刻写贝叶经的师傅们主要是用自己所调制的墨汁。墨汁主要是用锅灰和食用油来进行调和。墨汁涂抹在刻写好的贝叶上,黑里透棕的墨汁缓缓渗透到字里行间,用抹布擦去贝叶上那些多余的墨汁,然后再将贝叶经进行晾晒。经过加工处理的贝叶经耐潮湿、不易磨损、防虫蛀,极易保存。


景洪蓝孔雀服饰 | 贝叶经的制作技艺_第7张图片


现在,在傣族人中,会制作贝叶经的越来越少,年轻人几乎都不愿学习贝叶经制作技艺,这门技艺现在面临失传的危险。西双版纳地区除了寺院里的一部分僧人仍然坚持刻写贝叶经外,能够专心致力于制作贝叶经的人已经是凤毛麟角。民族文化遗产传承难、传承人才缺乏已成为突出问题。


景洪蓝孔雀服饰 | 贝叶经的制作技艺_第8张图片


为保护和传承贝叶经,当地政府连续举办贝叶经制作技艺传承人培训班,来培训学员学习贝叶经制作和传承。对坚持刻写贝叶经的传承人进行奖励的同时,激发他们刻写贝叶经的积极性。希望贝叶经不要在我们这一代遗失,文化的断代,文化的消亡,我们已经承担不起……


景洪蓝孔雀服饰 | 贝叶经的制作技艺_第9张图片
景洪蓝孔雀服饰 | 贝叶经的制作技艺_第10张图片


景洪蓝孔雀服饰 

你可能感兴趣的:(景洪蓝孔雀服饰 | 贝叶经的制作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