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天消费心理学》笔记

一、认识消费心理学

1、我们的大脑有两个关联又独立的系统:感性、理性。感性是指我们的知觉和情绪,理性是指我们的观察和判断。
2、造成非理性消费的主要原因是我们被错误的感觉带偏、被外界干扰导致判断失误

二、非理性消费的坑

1、我们每个人对我们的每一份收入(工资、奖金、捡到的钱等各种)都能归为三类心理账户:收入类、消费类、储蓄类。
2、(要不要买)适应性偏见:,由于对自身适应能力的低谷,我们会高估某事物对自己的影响。消费中常被人忽略的一点:我们对物质性的东西,适应性特别强,与物质的东西相比,精神方面的东西就不那么容易被适应,因为精神方面的东西往往是活的,是变化的。综上,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之后,我们便可以把钱用在能给我们带来更多更持久也更舒适的精神消费上。
3、(要不要换)损失规避/禀赋效应,失去的痛苦大大大与得到的快乐,高估已拥有的价值。
4、(要不要止损)沉没成本误区,已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的影响。

三、理性消费的坑

1、商品的攀比:单独评估&联合评估,我们在消费高档商品的时候往往采用单独评估的方式。大众消费品采用联合评估。
2、交易偏见,包括两部分:一是合算交易偏见:差价的绝对差额觉得自己赚了,比如说某件商品促销降价1000,但是实际价格是10000;而是不合算交易偏见:无关参考值的影响,导致买了感觉亏了,比如刚刚买了刚刚过优惠期的商品。
3、价格的评比:锚定效应,在消费者心理先定下一个锚,比如现在很多手机厂商会每次都说别人同样配置的手机卖了多少钱,我只卖多少钱。

四、理性消费:预防商家的定位法

1、如何应对心理账户定位法

  • 首先要清楚商家想方设法将商品定位在家庭建设账户、情感维系账户、享乐休闲账户。
  • 锚好:预设好各商品的心理账户,做好预算。
  • 预计:预计会产生多大的满足感。
  • 验证:买了以后感觉一下,预期是否准确,培养“消费感”。
    2、如何应对损失规避定位法
  • 首先要预防自己害怕损失的心理被利用。比如宣传保健品(你有病、我有药,包你好),得到宣传书(不看我的书你会被淘汰,看了这本书你会很优秀)。
  • 暂缓:不要马上决定,先暂缓一段时间
  • 预计:提前预计某项消费会给自己带来的收益,一定要白纸黑字记录,因为人会容易忘掉不愉快的。
  • 验证:验证收益是否实现,让自己的消费趋于理性

你可能感兴趣的:(《7天消费心理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