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洛丽塔》:两种教育理念的冲突

1、情节初探

洛丽塔开启了大叔配萝莉的先河,精心设计的剧情让它披上了不伦之恋的外衣,然而这是一部关于家庭教育的影片,足以给千千万万个普通家庭以启示。

评《洛丽塔》:两种教育理念的冲突_第1张图片

法文教授赴美执教,租住在一单亲家庭里,女主人很快倾心于儒雅绅士的教授,而教授却为女主人的小女儿洛丽塔所打动,并写日记记录其天真可爱的日常。教授为了能长久留在洛丽塔的身边,同意与女主人结婚,然而其日记却被女主人发现,女主人绝望自杀。教授原以为能与洛丽塔长相厮守,最终却发现女主人死后发生的一切不过是洛丽塔与另一剧作家精心设计的骗局。而洛丽塔倾心的剧作家也没能给洛丽塔以指引,贫困中,洛丽塔求助于教授。带着对于洛丽塔的愧疚和对于剧作家的愤恨,教授最终枪杀了剧作家,自己也病逝于监狱。

2、深入挖掘

影片采用倒叙的手法,以教授枪杀剧作家的镜头作为悬念,围绕洛丽塔展开情节,故事的背景设置在风光迤逦的美国小镇。影片因为两个不稳定因素而被撕扯出两种风格,一是教授所带来的原沿袭自欧美旧贵族的静谧缓和,二是剧作家喋喋不休所营造的希区柯克式的紧张荒诞,这种心理剧式的紧张在剧作家假扮心理医生和教授大闹医院的场景中得到体现,影片风格的混乱在最后枪杀的场景中达到顶峰:古罗马式的华丽宫殿里摆上了乒乓球桌,桌上放满了红酒杯,剧作家穿上了古罗马元老的装束,临死前用钢琴弹奏混乱的曲子。混乱的风格切合了其矛盾的主题。

影片最大的悬念就是活泼的洛丽塔到底喜欢谁,是英伦绅士的外表下带着点法式浪漫的教授,还是崇尚泛性论并混合着东方神秘主义的疑似同性恋的剧作家。而这两人均未与洛丽塔发生性关系(有也无妨),更像是扮演老师的角色,为洛丽塔在丧母之后提供人生的指引,所以这是两种教育理念的冲突。洛丽塔选择了后者,否定了前者,而剧作家最终也在酗酒中被枪杀,可以说影片同时否定了两者。本文对于影片主题的揭示不在于解决这两者的理论困境(尤其是对于泛性论的批评需要在更加理论化的文章中进行),而在于通过对洛丽塔角色的分析提出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评《洛丽塔》:两种教育理念的冲突_第2张图片

影片通过夸张的情节安排刻意将关乎家庭教育的敏感问题放大,而可怜的洛丽塔因为其早熟的身体和心理成为两种教育理念激烈冲突的主战场。这些敏感问题涉及有性压抑:丧偶后长期独居并以此作为对于已逝丈夫之忠诚表现的洛丽塔母亲、逐渐成熟却被教授限制的洛丽塔;有父母对于子女无意识的人格占有,尤其在这种占有涉及到性的问题上变得更加复杂敏感,影片通过洛丽塔母亲长期独居的设定和教授替代洛丽塔母亲成为其监护人的情节安排而逐步收紧对于洛丽塔的性约束,无疑这会激起更激烈的冲突,而形成洛丽塔与剧作家联手的欺骗计划。这是影片最大的反转,然而即便是服务于理论探讨而不得已造成的现实性不足也是不能忽视的,如果说洛丽塔过分可爱的外表是艺术夸张的话,那么其过分成熟的心理则是牵强,尤其是放弃绅士优雅的教授而选择古怪瘫软的剧作家更难以令观众信服。所以,现实是比电影更加残酷的,如果说影片借助于最后的反转为洛丽塔的悲剧添加了几分壮美的色彩的话,那么当现实中出现相似的情况时,只能是更加悲怆低沉的结局。

两种教育理念的冲突确切的说是欧式人格的“integrity”和美式自由之间的碰撞,在影片中,前者可以在泛性论的框架下得到部分解释,借助于文学阅读和钢琴修习,教授试图缓解洛丽塔因为早熟而较同龄人更加严重的性紧张(没有性生活所引发),然而这种导向升华作用(泛性论中重要的概念)的老牌手段却无处不存在性的“metaphor”,即经典的“情结”和关于性禁忌的内容,而这些危险很容易引发性变态行为,教授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而美式自由跨过了性的藩篱,在影片中还试图走得更远(剧作家提出让洛丽塔拍摄艺术电影),但是其理念与现实社会组织形式(家庭的存在)的落后性之间的冲突,其基本理论——泛性论在宏观社会层面的无意义,都使其走向失败,影片中剧作家被枪杀以及洛丽塔最后难产而死都暗示了这一点。

3、写在最后

评《洛丽塔》:两种教育理念的冲突_第3张图片

影片的第一个情节点是Lolita离开家去夏令营,临走前Lolita亲吻教授,要他“Don't  forget me”,教授没有忘记Lolita,就像他没有忘记自己早逝的初恋,没有忘记自己的本能。

你可能感兴趣的:(评《洛丽塔》:两种教育理念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