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

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当一个人被冠以天才的称号,毋庸置疑这个人肯定是杰出的,而天才和疯子联系在一起,就是冰火两重天,是两种境界,两个极端。

如果在现实中,人们做了一件让人很意外的事,不用口里说出来,大家异样的眼神就能说得清清楚楚,“他疯了吗?”怎么会这么做。

作家高铭用了四年的时间,写了国内第一本具有人文情怀的精神病人访谈录,通过访谈的形式,让人们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对他们的行为发掘和思考。

接触这本书纯属偶然,本不刷朋友圈的我,看到一个朋友在微信朋友圈里发布了这本书。

书名就让我产生兴趣,《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我在心里打了个问号,是什么人或者事被这两个极端的词联系在一起,好奇心驱使我必须去看。

看到一半的时候,我就把书丢下了,这是什么呀!怎么越读越感觉自己也是个疯子呢!准确地说,是在书里的精神病人眼里,我们这些自以为心理正常的人,都是不正常的人。

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偶尔整理书籍,又在角落里看到它,于是,重新拾起这本书,再读,又让我产生了新的认识。

就像作者高铭在前序里说的那样,让人们通过文字表面,看清文字背后要表达的,这奇妙的世界本身是什么样的。

书里的主角们,他们有的单纯,有的可爱,有的是对亲人思念成痴,当然也不乏天才和我们这些所谓正常人眼睛里的疯子。

与其说他们是精神病患者,不如说他们心灵更单纯一些,或者说某些方面对待事物更执着一些。

就像第一章里,那个把自己当成蘑菇的人,当你走进他的世界里,他的世界不只是人们看到的那么简单,他们的精神世界不仅仅是单色调,而是五彩缤纷。

还有那个年轻的量子物理学家,他无师自通,因为给他相应的专业书籍他根本不懂,或许他就是天才。所以大千世界里的一些无法解释的东西,我们可以不信,但是无法否定它的存在。

就像梦,人都做过梦,可是人们无法解释梦的形成。有一种解释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有的说是压力所致,晚上才会梦到,可是很多人对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会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大脑中会隐隐约约闪过一个念头,我好像见过这样的场景,或许这隐约的感觉就是做过的梦里的情景。

我们现在生存在三维立体空间,可是书里这个十七岁的少年却说有四维空间的存在,而我们人类就是四维空间里的虫子。

如果真如书中描写,这个人确实存在,多数人就会说他是疯子,说得是疯话。

书里这个少年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时间不是流逝的,流逝的是我们。

确实,对于我们,感觉时间在一天天流逝,眼睛一睁一闭,就是一天。人的生命只有短短的几十年。现在人均寿命是73岁,用天计算的话,只有26280天,所以,我们要珍惜还没流逝的日子,善待家人、朋友和自己,善待遇见得所有美好。

而时间是永恒的,它不会因为我们的好恶走得快或慢,它是静止的,是我们的脚步与时间渐行渐远。在不经意间我们就在一天天中流逝,直到永远在这个世界消失。

好像扯远了,是这句话让我产生感慨。再谈谈书里的天才与疯子。

书里描写的这些精神病人,真的介于天才和疯子之间,他们的智商不是一般的高。说他们是疯子,可是他们心思缜密,逻辑分析清晰,(排除一些有暴力倾向,对人对社会有威胁的)他们所说所做不是所谓的疯言疯语。

而事实证明,有多少新奇的想法开始都是被冠以疯子的称号。

著名的歌德巴赫猜想,万有引力的发现,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开始都是痴迷到尽乎疯狂,或许他们就是疯子的先驱。

而书里这些疯子说的,比如量子物理,四维虫子,这些疯话在未来的某一天也许会成为现实。

借助他们,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这个世界新奇,独特,让我们百思不解。

而这个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

我想,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是他借助文字,用形形色色精神病人,这个特殊的群体发出声音,寻找答案。

书里的某个人,某件事,某种现象,所折射出的不正是现实里或多或少存在的影子吗?

这些影子或阴暗,或阳光;或率真,或高深。

而我从书里读出,现在的人最需要的是要学会换位思考,凡事站在对方的角度,看待人和事,所得出的结果,会是当事双方都满意的结果。

如文里所说,想看到真正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就要用天的眼睛去看天,用云的眼睛去看云,用风的眼睛去看风,用花草树木的眼睛去看花草树木,用石头的眼睛去看石头,用大海的眼睛去看大海,用动物的眼睛去看动物,用人的眼睛去看人。

如同一千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一本书的解读都会不同。

就像同一个世界里的人,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到不一样的世界。相反,这些不一样的世界,也在影响着看待者本身。

这个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我想,每个人都会用独到的眼光去审视这个世界。

借用作者高铭的话,我希望凭借自己的感悟,有一天能够坦然地对你说,“让我来告诉你,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反之,我也希望你用自己心灵的感悟,告诉大家,这是个怎样的世界。

你可能感兴趣的:(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