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苦难的泪水如此廉价

满怀期待地走进影院,看完汇聚星级人物联袂打造的《亲爱的》,心情格外压抑沉重,还有与之同来的失望。

本以为这个触及社会毒瘤的现实题材在陈可辛导演手下会迸发出充满人性光辉的思考,或者揭示出震慑灵魂的丑陋,然而除了廉价地萃取观众眼泪之外,别无它物。现实已然够残酷,为什么还要在简单贩卖这种残酷的同时撒上“票房”这把盐!让观众流下的眼泪都变得廉价,这就是大制作大投入所要的效果?

我曾经嗟叹国产动画片的想象力止步于《西游记》,如今看来,面对现实题材,影视界大腕们的思考也只能是蜻蜓点水般的浅尝辄止,永远止于题材的表层。

为什么总是一次次拿看似有深度的题材做着最最平庸的思考,文学泰斗莫言已经成功问鼎诺贝尔,难道中国大陆电影问鼎奥斯卡也要几代人去努力和奋斗吗?

                                                                          1

《亲爱的》讲述的是一群丢失孩子家庭的故事,失去孩子对每个家庭都是一道致命伤,这是毋庸置疑的伤口,不需要铺垫观众都能理解。

面对丢失孩子后的找寻以及找寻无果后的重建,影片并没有什么高明之招,与此并行的是人贩子老婆的可怜行踪,让人觉得满银幕除了满眼可怜人之外,再无它意。如果影片仅仅做到贩卖丑恶赚取辛酸这个层面,我觉得它只是完成了讲述故事的初级层面。

不对比无以见高下。韩国影片《熔炉》和《素媛》,同样是反映现实题材的影片,只是爆破点不同,《素媛》讲述的是幼女遭受性侵的悲惨遭遇;《熔炉》关注的是一群聋哑智障儿童在学校遭受虐待、迫害的故事。

《素媛》的立足点在于美到极致的事物被破坏后的重塑过程,悲剧在每个人的疏忽中无可逆转地上演,所有人都陷入了自责和忏悔,但没有人自怨自艾到自我放弃的地步,而是都在力所能及地做着补救工作,传递着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真情。小素媛也在这张温情铺就的大网中一点点地康复着,虽然伤害依然无法痊愈,但起码在减低、减弱,未尝不是一种安慰。电影中的很多细节真实到位,将底层人的困顿和善良展示的淋漓尽致,编剧们在感同身受地传达着这种伤害。

                                                                           2

反观国产影片,大多空中建楼,不接地气,编剧们想当然地写着他认为的生活现状,表达着他自己的困惑和感受,引不起共鸣。《熔炉》中,每一个受虐儿童的经历都能让一个善良成人的心滴血,更残酷的是这些遭受迫害的弱势群体还要遭受腐朽体制的二度迫害,是一部残酷到极致,令人愤满到极致的影片,将残酷展现到极致的作用是令人反省,从而起到推动社会良性发展的作用。

显而易见这两部影片的立意和社会价值远远高过了陈可辛导演的《亲爱的》。

美国电影《可爱的骨头》比之《素媛》和《熔炉》更高一个层面,上升到了人类最高层面,即精神层面的思考。电影讲述了十四岁女孩惨遭邻居大叔强奸杀害后一家人的变故。影片用唯美的画面展示着这一人间惨剧,看不到血腥的报复、没有恐怖的灵魂诅咒、没有歇斯底里的眼泪攻势,用干净而纯粹的视觉盛宴表达着人生苦短,要珍惜一切美好事物的永恒主题。

整个观影下来,我的灵魂被美到极至的残酷而震撼着,同时也对伤害儿童的罪行痛恨到了极致,更重要的是,我更加了解并珍惜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和事……一部好的电影传达的是一种优而上的价值观,《可爱的骨头》就是这样一部电影。

                                                                            3

一番比较,优劣自现,我总在想,为什么我们的影视剧总是跟粗制滥造、低级趣味相挂靠,总是流于浮表,隔靴搔痒地反映着不痛不痒的现实。究其实质,国产影片欠缺完整的价值体系,写剧和拍剧的人都不明白自己要表达什么,更无从谈起每个人所肩负的社会责任感。

我坚信,任何门类的艺术形式都应该是有益于人身心的,影视剧更是如此,原本《亲爱的》可以针对我们目前拐卖儿童这一沉重的话题做出有益的尝试,例如人口失踪报案的24小时规定,既不合情也不合理。还有在寻找儿童方面呼吁媒体的介入,一部好的影片很有可能引发一次国民热议,从而推进某项政策的改进。美国健全的寻找人口失踪体系不就是基于三名被拐儿童引发全社会共鸣,从而逐渐健全的吗?为什么我们的影视制作人就不去肩负这种责任和义务呢?

还有针对丢失儿童的家庭,影片又做了什么?除了让有同样经历的人抱头痛哭,丝毫不去表达社会理应给予他们的援助和温暖。只是割裂传达着这一群人的悲伤……

我经常在想,欧美影视剧中总在洞悉人性,总在挖掘着人性最底层的东西,为什么探究人性会成为他们永恒的主题?

后来想明白了,洞悉人性的目的是为了减少伤害,规避犯罪。我们无法杜绝不幸的降临,但我们争取做到将不幸带来的伤害控制在可控的范围内,从而减弱和降低这种伤害。

如果科学技术肩负的是有益于人们生活的改善,那么艺术作品的责职范畴就是愉悦和抚慰人们的心灵,可惜的是国内很多的影视作品都扭曲了自己存在的目的和价值。

难道中国影视也要步中国足球的后尘,让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亲爱的》:苦难的泪水如此廉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