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思维的人格体现

引子——

从六号线东四出站到公司有15分钟的脚程。站台里听到一个拎着书包在人群中找孩子的妈妈,出站直走右转早点铺跟着年近四十的儿子的喝粥老人、咖啡店外面仍然挂着招聘兼职的广告、窗帘没有拉好睡在橱窗里的猫、水果店铺进货的忙碌身影、路旁例行清洁打扫店面门口的年轻女店员、婚纱店身着黑色裙装扎着丸子头的店员们规矩笔挺的站在门口准备接待客人、杂货店外拴着一只活蹦乱跳健硕的黑色拉普拉多、9:10开始客人慢慢变少的鸡蛋灌饼摊、稻香村开始排队买食品的大爷大妈、面包店传来的香气、临街底商又开始挂了三个月的最后两天大促销、旋转门进去后感觉一天又要开始了的大堂、三楼卫生间闻到的刺鼻清香剂的味道、直走右转进门后左手边中间的我的工位。打开电脑。到现在为止25分钟。

形色匆匆时路旁的一切不过潦潦一撇,不迟到才是王道。着急的时候,一边跑一边看时间顾不得眼前的这些小小细节。不得不注意的是那些刺激你神经的事物,那个在站台里找孩子的妈妈,大声的喊着孩子的名字、手足无措的拨弄着手机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在站台两侧走来走去、慌张悔恨的神态、焦灼难耐的举动;去找地铁治安管理员、去广播寻人、去想办法。现在回忆起来,广播寻人听到过多次,地铁里、商场中、景点附近,找孩子、找老人、找同伴,当在出行中,我们重要的人不见了……  脑袋里会闪出那个妈妈的眼神,眼里擎着泪水但焦虑的状态让那泪就这么紧紧的憋着……  吸引你注意力的往往是内心关注的、带走了你的心绪,望平安。 能慢下来,也是因为思绪的反思。一位年迈的老人、吃力的吞咽着早餐、双眼前望,儿子低头迅速的吃着自己东西… 触动你的,恰似这定格画面。或许,第二天仍旧是被熙攘的人群裹挟出地铁、出站、跑着去公司;也或许从此以后慢慢走……

我们知道,转变是个大过程,会有经历、有催化,才能使人或好或坏的完成这个转变。起到提醒作用的是触动神经的事、周围的环境。真正的转变是经得起考验和质疑的,那些触动我们的点滴,在意识强的人那里拥有一个合适的安置点,会将所触动和感受的结合一部分来理解提升自我,符合一个正确的认知。随着时间和人为接触,我们会明白造成我们人格特质的是什么,无法改变却又深受其中。

希望自己是个强壮的人,强壮到可以真正的去面对自己,不担心境遇的改变对自己心境的影响,因为那时我还是我。这是来自内心的安定,也是能够保证其人格稳定发展的基础。我们有不同的选项,可以选择用事件持续刺激神经以致我们越来越迟钝;也可以在遇到的使自己敏感事情的同时保持高度觉察,观察自身,提升自我意识做到改变自我。

不管是在平淡中、吵闹中还是大起大落间都有极好的促使我们发生反应和变化的催化成分,但起到决定作用的还是我们自己,来源于我们对“转变”这一愿景的坚定程度有多少。怀抱感恩之心、有意识的对待周遭一切。“转变”会发生化学作用在你我的身上。

下次的更新我们会来讨论由“小事”—“顿悟”—“意识”—“转变”带来的其他方面变化,我们分为两个部分来论述“高效”和“破解”,高效不止会用于我们的工作和学习中,而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高效”并不是我们字面意义上讲求的高速、效率快,而是一种思维方法和生活模式,一种理性分析后的行为和正确导向;“破解”则在于我们的自我实现,我们会从融合和平行这两个面向来详细论述。不要忽略身边的小事,这只是一个引子,你我上学下班的路上、每日一成不变的行程安排并不是恒久静止的,当我们保持高度的觉察,生活的密匙就会破土而出。

                                                                                                                                                 <未来待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调整思维的人格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