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小套路,帮助我克服10年顽固拖延症

战拖,阶段性胜利

在我眼里,丝毫不拖延的人已经不是人,而是神!因为我是个发呆可以发一整个上午,然后查资料又可以刷新闻刷一下午的脑残boy……好在前些时间,我终于完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论建设,帮助自己战胜拖延,达到“人生巅峰”:

1、取势:用清单解放自己的大脑,避免开小差、粗心大意,帮助自己稳定发挥。用行动清单、核查清单、沟通清单梳理自己,把各种待办事项随时添加到清单中,完成的事情则立即清出

2、明道:基于“游戏化”的原则,把“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安排到每天的打卡任务中。具体做法是:连续7天打卡成功就奖励自己周末看电影、或者送自己一个礼物,让坚持自律变得像游戏一样轻松

成果是:我竟然保持每天早起、阅读、写作、运动、练习演讲的习惯,一个月内没有中断过任何一天。于是奖励自己看了三场电影,买了两件衣服。算是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but,唯一的问题在于,月有阴晴圆缺,人也难免有时陷入情绪低谷。遇到这种情况,就容易状态萎靡、效率低下……所以我知道——我的战拖之路还远没有抵达终点!


契机,新的尝试

上面提到的“游戏化”,是扭转心态的大杀器。它通过即时反馈、奖励刺激、减少压力的手段,让我打破了自律性差的魔咒。

尝到甜头之后,我有心把这个原理应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我也在思考,如何才能够让每件小事,付出行动之后都能得到正面反馈呢?——于是,就有了我的“2小时规划法”:

- 手机置顶1条备忘录,要做到手机1秒钟就能够点击进入的程度

- 把一天的时间分成8个2小时,从早上6点到晚上12点

- 2小时之内的任何时候,如果回过神来,首先点击进入备忘录,记下刚才自己做了什么,接下来要做什么

- 如果状态良好,提前完成2小时内要做的事情,剩余的时间奖励自己做喜欢的事情(一般我会奖励自己打2、3把皇室战争手游,耗时5-8分钟);反之,没有完成既定的小目标,则起身做拉伸运动恢复精神,重新规划下一阶段的任务。

格式参考下图:

3个小套路,帮助我克服10年顽固拖延症_第1张图片
我这个是滴答清单APP

完成这一步,我知道我的“战拖理论”又增加一环,更加臻于完善了:

3、优术:利用“2小时规划法”,帮助自己专注于当下,聚焦于目标。完成2小时内的小目标,就奖励自己打游戏,这种及时强反馈能够帮助我们保持较高的自我评价,行动力倍增。

人最怕的就是“磨洋工”了,同样耗费时间、却毫无产出,慢慢的变成一个对自己毫无要求、松松垮垮的懒汉。反之,当你的每个2小时都有成果,一天下来你会惊叹自己原来可以做这么多事情,成就感爆棚!


原则:“用户体验”第一

一个人要出人头地,需要多少次不厌其烦的重复,多少次失败后重整旗鼓,需要投入多少时间精力,艰难摸索前行?所以不对自己好一点,岂不是很容易半途而废?

所以我发明“2小时规划法”,“每周打卡计划”,都是为了给自己一个“好玩”的环境,优化每一次行动的体验啊!

首先,它们能让我在任何时候,都知道自己此刻该采取什么具体行动。而回想一下你迷茫的时候,是不是很容易失去时间感、方向感,容易开小差、浪费时间呢?

其次,它帮助我拆分长期目标,让自己随时掌控进度,给自己明确的反馈。滴答清单、2小时备忘、随时奖励自己,起到“可视化”的作用,让我们沉着应对轻重缓急,生活在高密度的“成就感”中。

最后,常常在固定的时间段做同样的事情,形成习惯之后,便再不费力。“逻辑大脑”只能控制我们5%的行为,而“习惯大脑”如同本能一般不知不觉的控制着我们95%的行动。所以想要坚持做到一件事,最好的方法不是靠理智,而是先重复训练自己、养成习惯。


体会:一定要避免“努力”

努力,其实是最坏的状态。它意味着我们需要付出绝大的意志力,来维持理性的状态,做“该做的事情”。

但是你要知道,真正的牛人,都有一套完整的“自我反馈机制”,能够找到各种“做到A能促进B,B又反过来加强A”的协同效应。对他们来说,这个世界太好玩了,简直乐此不疲啊,哪里需要逼自己努力呢?

如果觉得我的方法有启发,你也可以试着打造一个不需要努力就能运转的“自我反馈系统”哦!

你可能感兴趣的:(3个小套路,帮助我克服10年顽固拖延症)